close

showThumbnail (49).jpg

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避開六大謬誤,資訊時代必備的理性判斷工具(How We Know What Isn’t So: The Fallibility of Human Reason in Everyday Life,Thomas Gilovich)

    嗯,書名很長,這書談什麼呢?用中文簡化,我以為就是二個字,"我執"."我執"會產生認知偏誤,影響人類決策與預測.一如你買本書,可能就是一種"我執"的結果.也因為"我執"可能影響讀完後對本書的評價,因為中文書名改變了消費者的認知頻道,繼而影響了購入決策,正是本書內容最好的自我驗證.

    我執,是所謂的佛法用語,本來跟我沒太多關係,跟本書也沒關係,畢竟不會看那類宗教書籍,只是恰好聯想到這名詞,說的是人類的執念,而本書所談的就是"認知"對於決策與預測的影響,特別是鎖定在錯誤的決策與預測上如何受認知偏誤誤導的事情,這裡的認知偏誤其實就是我執.但我非穿鑿附會,故意將兩者連結,先將佛教中關於"我執"的基本解釋寫出:

    我執,佛教術語,又名人執,即妄執人有一實在的我.爲二執之一,對應的爲"法執".我執按三界境界相可分為: "執取見聞嗅嚐觸知等自性,於欲界所觸之境界,以如是知覺性為不壞之我". "執取見聞觸知等自性,於色界所觸之境界,以如是知覺性為不壞之我". "執取了知定境之自性,於無色界所住之定境相或執取恆審思量心為常住不壞之我". 我執在"成唯識論"中,分爲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俱生我執是指出生即有,分別我執是指後天薰習而得. 俱生我執來自深層意識,很難切斷.分別我執只在表層意識中有,即因爲後天外界的影響而形成的我執,因爲不是與生俱來的,故較容易斬斷. 三科的分類法,要求佛教僧衆從這三方面來觀察世界,旨在斷除我執.

    當然,佛教認為我執可斷除,但現實世界的認知偏誤能否斷除呢?恐怕就沒這麼容易了,於是這本講"認知"相關問題的小書試圖對此命題展開解惑,當然普通路人如我只有慾界與色界,不會談那些佛理高大上,所以所謂"執取了知定境之自性"恐怕是很難突破的障礙,我以為在現實決策裡更困難的主因是,人們甚至連自己存在"我執"都無法發現,卻以為自己智識上明白一切,心理上無偏私罣礙,但其實不是那回事,因為個人認知偏誤或執念有明顯的自己認定的那部分,也有自己豪不知覺的,但在言行中不知覺得便能顯露出來的那種,一如前面所引用的佛理上解釋"我執"有"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認知一樣有天生的,從環境來,從內部外部而來.

     人是個特別的動物,明明所知有限,卻習慣自我虐待,不經意地經常在問"為什麼".這種提問似乎是無意識,也可能是為了滿足需求,比如大部分作金融商品交易的人或財經媒體經常問今天XXX為什麼漲?XXX為什麼跌?然後,他們會去尋找一個所謂的"答案".其實漲價唯一能合理解釋的因素就是買力大於賣力,至於其它的說法往往只是個人對於相關商品近期資訊處理的結果而已,與價格漲跌可能根本毫不相關,倒是與個人的心理活動與知見聞範圍與習性有關,於是明明是不知道真正漲跌理由的事,卻好像說出"不知道"是丟臉的事,非得為價格結果出象找到一個原因,不知道是因為這樣才能證明自己與眾不同,見識不凡,還是因為"找理由"是人類心理機制上的必然需要?!,出發問為什麼是那樣的簡單,但找出真正的理由卻是相對困難的,於是這類簡化的答案就成了人類自以為找到原因的替代品,一方面它容易,二方面則是現在人們通常問為什麼時,未必是真正的需要答案或理由,可能只是一種資訊欠缺的焦慮而已!

    舉最實際的例子,為什麼會買本書?這本書的英文書名中哪來"Cornell University"字樣?其實只是作者Gilovich任教於此,書的內容既不是該校的通識課程,原文書名中也沒有強調"Cornell',那為何中文書名要如此編排?可能因為多數閱讀中文的人根本不知道Thomas Gilovich是誰,而照實翻原存書名又不能引起大眾興趣,於是關鍵名詞"經典思考邏輯課",'康乃爾"就這樣被排上了號,這運作能吸引人的理由正是在中文世界裡的人對此二者的認知實在是大過了真實的書名與文本,就編者來說,他是成功的創造了好的認知路徑,改變的讀者的預期,但對讀者而言,可能就是在錯誤的認知下被誤導而購入此書,由此可知"認知"的操控,或"我執"的影響是如何了.這本書就是在寫人們產生錯誤認知的原因,它的一般形成方式有三種:

   一.無中生有:對隨機資料的錯誤知覺與錯誤解讀.正如前面所說,人類渴望答案,可能是生理需要或是降地不確定性,因此喜歡預測,找理由,常自以為的的從無序中發現了所謂的秩序.從雜亂中找估規律模式.但往往因此扭曲了判斷,導致人們相信根本不存在的現象,比如本書是康乃爾老師的作品,但絕非"經典的思考離邏輯課"這就是偏誤.人類厭惡隨機性,總希望從隨機中看出所謂的規律,當我們以為得出這種規律的時候,總想找到各種的證據去證明.可是一旦確定了規律,我們總是將焦點放在支持規律的證據,而那些可能推翻規律的證據卻常常被忽略.

   二.過度推論:不完整與不具代表性的資料造成誤解.人們過度仰賴不完整或不具代表性的資料,且通常過度的關注正面的例子,發現不存在的關聯.所為的存活者偏差,或是成功學的大部分內容都是這樣而來的,本書第三部分的例子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關於民俗傳統療法,人際策略,超感官事件的看法,是作者在他認知條件下符合的例子作說明,儘管它們表較符合一般性的自然科學論述,但是就社會科學的心理學來說,這些"迷信"或"偏誤"有它穩定社會的另一面.

   三.預設立場:資料模糊與矛盾所造成的偏頗評估.懷有預設立場,往往只看到自己喜歡的事證,做出自己偏好的判斷,不但會忽視反面資料,還會設法批評,或自圓其說.對於確切的反對證據我們總是小心求證,嚴謹的審查.而對於支持的證據則很容易就接受,總是能為為它找到很多證據,不願意自己所相信的東西被推翻.

   至於產生這三種錯誤認知原因的來源與動機要素也有三種方向與可能:

   一.期盼眼光:總是相信自己相信事,為了創造自身相信的認同,普遍可能只會尋求同溫層的意見與看法,獲得想聽到的聲音與意見,也因此更能得到自己偏好的見解

   二.以訛傳訛:偏好聽從並再傳播符合自身認知的訊息或故事,既便這種傳播來的東西只是道路見聞,並未親見,但出於娛樂性和易於接受的特性,甚至會趁機總歪曲事實加油添醋,以便於更有利於自身的偏好.

   三.想像認同:.常以為別人的相法與自己一致,拿其他人的看法為自己的見解背書,因此也就無法妥善檢驗其他說法,因為認為大家的看法一致,會變得更堅持己見,即使明顯的違背邏輯與經驗仍執迷不悟,這種現象普見於政論節目與政治論述上.

     我們必須明白一個基本條件,就是本書所談的認知偏誤,不代表不理性,恰恰相反,它恰好是建構在理性認知的限制上,是行為符合了"快思慢想"裡的系統一,或"真確"中的直覺悖論.作者以為錯誤判斷與不實認知其實無法根除,我們只能採取補救策略,改進思維習慣,提升判斷能力.在其中最重要的思維習慣是避免根據不完整與不具代表性的資料驟下結論,努力地找出自己最容易忽略的資訊,並試圖揚棄自圓其說的高超本領,經常性的"思及反面",對二手資訊抱持著懷疑態度,深究其來源,同時避免高估與自己想法一致的程度.而想持續性的保持這種態度,最重要的是保持科學方法處理的思維,越熟悉科學方法,就越能清楚分析事證並避免錯誤認知,還能增進直覺判斷與深度了解,了解混沌與模糊狀態是社會科學領域探索的常態,並不能如我們絕對直覺上得出簡單的因果解釋關係.

     本書的份量雖然不多,但其實還可以寫得更少一點,那三章舉例的說明似乎沒有必要,或說沒有必要單獨成章,或者應該放進前六章裡當作說理時的補充即可,所以有點多餘,所以我開頭聯想到"我執",只是以為它的內容可以更少一些,甚至那段佛理也足以說明整本書吧.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