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之死(賴香吟)
這又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子,賴香吟的九篇短篇.
雖然說"文青之死"又是個戴帽子形式,以篇名權充書名,但是真要硬解,也是能夠闡述其他八篇的意思.這意味著這九篇的文本雖然未必有相似性,或者共通性,但從作者的表現意圖來看,我們還是能夠找到一個貫穿整個集子的隱喻或意涵的.當然,作者在集子最末的後記中大約也是在講述這個意思."文青之死"意味著某種經由時間沖刷後的經驗感嘆.這感嘆大體上是對著一種理想性逝去,獨留肉體在現實衝撞裡的不得已.
看過前面的"性意思史",張亦絢說她原先設定的是寫本能在美容院剪髮時看的小說.對我來說,"文青之死"似乎是有達成這個目標,主要源於賴香吟的文字書寫雖然保持著一定的嚴謹度,但也不是那種刻意雕琢的方塊,讀來輕鬆,卻又不會因為要通俗而太過口語流俗.其次則是集子中的事件或故事都很平常,無非就是一些簡單的生活常事,人類慾望與理想的各種可能的日常演出而已,既不藏有特別的結構,也沒有驚人急轉的情節,所以通俗口味者絕對可以輕鬆以對,但它又沒那麼肥皂劇,是有些心情感嘆放諸其間的.
"文青"二字在此處是個關鍵,從文本的走向看,很清楚,是某種理想,願景,或是情境追求的意思,可以指特定的人,也可以是任何人,未必是現代商業意義下侷限,限定的某種文藝標籤範兒的特定人種,套句作者在後記中所寫"如今文青當然不是個乾淨的詞,流行消費與裝腔作勢使它討人厭,這本書回收此字,不是擁護,不在批判,而是想理一理文青這個字曾經乾淨的成分".作者於此表達鏗鏘明白,但我以為這多少有些模糊了時光,差點了記憶,至少我的記憶似乎並非如此,如果說商業性包裝或奪取了文青的全部意義使曾經的文青感嘆,或不喜,但或者可以稍微再仔細留心一點回憶在商業尚未全面入侵文青定義領域時,文青一詞其實並不似他們現在所想的那樣流行,也不為廣大的人所知,起碼不是個流行通俗用字,當時也很少有人自稱是文青,即使他的行為言行符合作者所謂的文青定義.甚至我可以說,''文青"本身就是個商業創生的字眼,我用創生,而不用創造,正是在於當時文青可能存在,但文青有一定公認的社會定義,就是來自於商業的力量.即使當年未被現代更強大的商業力量偷竊或轉介了文青的所有意思,所謂的老文青,可能也未必如作者認定的老文青全部意味某種理想.我以為很可能,我說很可能,文青定義認定的轉變的原就只是某種商業客群外衣的演變史而已,都不過是文化藝術品的一種經由商業消費型態推廣後衍生的生活意義與模式的展現而已,就好似搖滾有新風貌,Beatles不同於ColdPlay,但總不能說,old school就是理想性,年輕者必是假掰,就沒有理想與投入奉獻吧?.
我這樣推論,並沒有不敬的意思,相反的,同意在''文青之死"的中嘉嘉自言'"問題可能不出在知識,也不是文藝騙人,是真心,原來是真心讓人活不下去".因此,即使是認知偏誤,我都認為作者本人及其所創造的角色的真心,與相伴的苦痛,儘管天真也罷,誤認也好,即使是被騙而生的真心,起碼都是真心的以為某種理想性,烏托邦,還是天堂情境是生命中本該有的追求目標,並願與此朝朝暮暮直到生命終點.只是現實太殘酷,很有可能本來就不是抱持同樣真心的,或者本來就知道是場商業遊戲本質的人逐漸露出馬腳,顯出真相,當馬腳越來越多,分道揚鑣,真心也就越難獨自立足,畢竟多數人不可能離群索居,只好與那些背離者共存,於是在資本的浪潮下,大浪來了,結果沒穿褲子的卻活得最好,那些精心裝扮的反而陷入困境,不知所措,毫無應變能力,或說為了堅持而不改初衷,於是這世界大多的懲罰就給了這一群相信理想,懷抱烏托邦的人,但他們脫離不了困境,若不自願苟且的與不喜之事妥協,將很難在當下繼續安然的活著,要嘛被征服選擇改變,或者視若無睹麻木生活,要嘛自我了結尋求一快,而不能改變又不想了結者,只能在終日感嘆中載浮載沉,直到消磨志氣給另一種生命的責任,比如家中的老人,新生的幼兒,但期間難免仍然會不服氣於這樣的不公,怨嘆世間的真相,或是更加痛恨資本的殘暴l.
集子開篇"在幕間"以女作家的精神掙扎與藝術生涯衰亡昭示理想幻滅,對於回歸文青最初樣貌的願景生存在迷幻的睡夢中,追覓自我情緒在文體上的自由表達,文字的終途是靈魂對現實藩籬的爆裂突破,幻想之於文青,恐怕是最殘酷的能力了."一碰到清醒的現實,我們就完了,生命無非是場幻夢,置我們於死地的是睡夢過後的清醒,誰剝奪了我們的迷夢,誰就剝奪了我們的生命".可謂直接殺進文青價值觀的要害,他們雖不刻意規避世俗,保持冷峻的距離與觀察態度,卻仍免不了被現實生活吞噬,無法接受夢後的清醒,少數的掙扎不過是企圖在破裂精神碎片中找尋完整,因此當社會機制變動持續向前,也不能或不可能回頭調整面對生活的既定姿態.
而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放諸整本集子,與其說單純感嘆年輕時期理想追求卻在新的時代裡淪為某種形式談資的荒謬,不如說,這是一本融合集結了對於時代逝去的感嘆之書,屬於作者年輕黃金歲月亡佚的回顧,從''暮色將至"中年輕時代曾經參與民主運動的夫妻暮年,感慨地看著同時期其他運動人士今日的騰達,相比自身罹患病態的最終囧途;或是''遷徙"中家中遭竊同時即將退休的教師,看見新時代學生難以用舊框架調教的乏力,自身的無力感,理想心境的消失;還是"約會"中兩位各自喪偶的男女終究揭不開延續不下年輕時曾經的愛戀,或者是''靜到突然"中的爭搶孩子的離異夫妻,都是表現出一個時代的逝去,屬於作者價值觀的被替換,被拋棄,或者被時代留下於後的感嘆.一如作者所言,不在批判,也不是擁護,她試圖以一種懷念不捨的方式來講述這種她真心認為是"乾淨"的成分,這裡頭並沒有過多的吶喊,怨憤,或是強調對當下極端的不以為然的情感差異,有的只是一種回顧的珍惜,或者沈浸的心情,所以每篇中的人物都沒有刻意的執著或者頑固僵化的性格,有的只是在飄盪變動社會裡來回不斷踟躕的心理忐忑,惶恐,或者在新的挑戰與意外裡展現自己的無能為力,最終或至於落寂,或至於惆悵,終於臣服於世間的真相,或蹉跎於時光不在,或是自我放逐於世紀的終結中.
不管是記下的是一點過去的純粹,還是書寫掩蓋了過於天真的真心,這個集子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作者追憶的時代,與她以為那個時代裡的乾淨成分,並沒有過度用力地淪為了批判,叫囂,或者自以為是的傲慢,反而對於往日的情感有著滿滿的真心表達,故事讀來或許並不特別,大都是為生活裡的柴米油鹽所困住的人生過程,表面上沒什麼,實際上就是寫實的不能再多了,特別是對於那些相信世界上有某種理想性,並以此為生活背景的人來說,應該會有相當的認同感,與參考性,值得有這個認同感又不過度期待的人去閱讀.以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