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的公共生活
什麼是好的公共生活?這本書所講的生活方式不一定就是好的公共生活的標準答案,甚至個人對作者主張的某些價值標準不太認同,但這本書寫作的態度,寫作技巧,寫作的用意就是一種好的公共生活的呈現,而這種作品的樣貌正是本地還沒有的,說沒有出現,不是因為議題,而是因為態度,寫作的態度理性,寬容,又富有語言的延展性,雖然看起來會略嫌囉嗦,但這正是書的行文特色,不罵人,不酸人,卻有能夠直指問題而不落俗套,當然,這種太理性的文字難免缺少感染力,確實不是輕鬆讀物.
作者徐賁,一個旅美華人,這書以他在美國的生活經歷,主要來呈現美國社會公共生活的面貌與內涵,它的精神面貌與歷史過程,因為這174篇短文都登載於中國的平面媒體,自然有它受限之處,即使沒有真實的審查,但作者應該有心理預設可能審查的阻礙,因此寫作時巧妙地避開需要直接批判中國人,事,物的方式,就如徐賁在書中說的美國人看不懂韓寒寫什麼,因為它們不習慣那種拐彎抹角隱喻暗批的行文模式,但換到中國,韓寒就被捧了,這本以公共生活作為主題的短篇集子,實際上是作者觀察美國的教育,政治,社會文化等層面所顯現出的樣貌,透過這些呈現來表達作者認為好的公共生活該是怎樣的,當然這就是一種比較的手法,徐賁沒有痛訴或諷刺中國的公共生活有多不堪醜陋,而是讓讀者自己的去比較思考.
在作者的觀念中,語言的運用是說理教育中的一環,尤其是公共說理,說理的交流特別得藉助於文字,邏輯謬誤出現在口頭話語中,網網不可能一下聽出來,而在文字的表述中如果只是粗讀,也是讀不出來的,所以說理教育的一項基本的學習和閱讀訓練就是細讀.細讀是一種專注開方式的閱讀,要求讀者先擱置自己的立場與想法,從寫作者的角度看他說的是否有道理,評估文本是否能自圓其說,言之有據,論之有理,邏輯是評估的關鍵部份,但並非全部,喜讀還要對文本的內容有所思考與判斷,看它是否符合普遍道義原則,如尊重他人的自由平等與尊嚴.說理是一種思想能力,要求我們儘可能全面完整的把握討論的問題,採取一種真實而客觀的態度,這就需要說理者隨時當心在說話和文字表達過程中的邏輯,同時,說理者還必須了解和判斷對方的態度與不同立場,在判斷說理可靠性的時候,他要同時做幾件事,包刮把判斷推遲到整個觀點完成時,把問題記在腦中直到已經決定何時,何地或是否能回答他們.用所有相關的經歷做為現有觀點的反證,還必須能夠捨棄那些與所涉觀點無關的知識與經歷,如果一個社會中有許多人都能經常的有意識的這麼做,他們就能幫助提高整個社會的思維判斷,說理能力,也能夠在此基礎上幫助維持一個理性,開放,多樣化的公民社會和民主秩序.但徐賁也提醒不要把說裏當成詭辯,他指出教學生言不由衷的辯論,首先就違背了公共生活話語必須具備的倫理條件:有好的動機,對他人的善意,話語內容的真實,就算是他們成功的為"可以殺人","專制比民主優越","新聞自由不利於社會進步"做辯護,並且試圖說服對方和聽眾,那也只是進行了成功的說謊,而成功的謊言又會對人造成怎樣的傷害呢?為不合理的事務辯護,首先已經輸掉道義立場,辯論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想,價值判斷的能力,否則就有可能將學生陷入一種比無知更可怕的境地.
這本書共174篇,主要內容涉及三部份美國教育,美國政治與美國社會文化,談教育從涉及中學教育的內容,入學的方式,大學教育的價值,甚至連寫作的目標,社區大學的功能等與公共議題,或美國政治相關的歷史課程,談美國政治在那些固定的智識,在一種生活態度,價值觀的探索,比如有一篇談到一個當選的美國議員,不願按著傳統的示詞宣誓就任,因為他是個無神論者,不願意說出偉大的上帝這樣的話,結果因為這樣引起許多選民的抗議,作者在那篇竟提出一個令人意外的觀察,就是那種什麼信仰都沒有的人在美國未必是令人放心的人,因為人門會認為他不知道會做出什麼可怕的事,又比如另一篇則列出美國議員接受商人招待,卻沒有申報而被公告的事例,事實上那些餐飲招待球賽門票都不是金額太高1,2百美金的事,法律上也允許他們做,但一定要申報,這些議員僅是因為沒申報被公佈姓名,以上的種種都在說明作者想呈現給讀者公共生活該如何擺脫笨蛋社會,徐賁所指的笨蛋社會八大標誌:自虐傾向,無腦娛樂,詞匯單一化(識字的文盲),盲從專家,弱質官員,骯臟語言,惡搞成風(無厘頭文化),拿無知當個性(愚笨而不自知),雖然這八項指標只顯得作者有點老派,卻也是他們這種公共知識份子特有的價值觀點,而這很像是那些賣保險的人一樣,好的公共生活與保險對於人類社會都有某種必須性,但什麼是好的標準與保險究竟該買到何種程度,每個人都會有屬於他個人的答案與想法,至於公共知識分子與保險經紀人肯定是其中推廣最不遺餘力的,只是我們普通人難免會因此感覺到某些困擾就是了.
漸進式公民教育是在接觸具體的政治,社會實例中累積而成的,它擁有的不只是只是而且更是民主公民集體的制度記憶,是任何書本只是所無法代替的經驗實踐.訴諸於嘗試理性的文字能使公共話語有一種溫和而有力說理的文化氣質,這樣的公共話語推崇客觀而理性的思維,也鼓勵嚴肅,有序的對話.去年有一部劇"戰長沙",這劇是個在戰爭中軍官大叔與青年女學生的情愛故事夾雜著一個家族的興衰,其實是沒太多特別的.但這劇有一個很異樣的特色,它是在央視播出抗戰劇,但整部劇從頭到尾沒有出現共產黨三個字,沒出現任何一個共產黨員,因為情感戲為主,逃掉了宣傳黨偉大功績的任務,但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就是一種漸進式的演變,雖然速度很慢,但終究是在變動.以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