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howThumbnail (1).jpg

萬物的價值:經濟體系的革命時代,重新定義市場、價值、生產者與獲利者(The Value of Everything: Making and Tak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Mariana Mazzucato)

     這本書叫"萬物的價值",但其實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突顯"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價值".只想知道結論的人,此刻已讀完本書.而作者的下一本書"打造創業型國家"(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 Debunking Public vs. Private Sector Myths)也就跟著出現了.這些思維的邏輯用簡明的話來說,就是從市場主導經濟發展的模式中找回政府的價值與位置,在融合市場與政府兩個相對衝突對抗的力量下重新定位與修正調整政府在經濟發展上的角色,所以本書實際上是談"政府的價值".在討論提升政府在經濟運作上的價值外,作者相對的提出了金融業過往在經濟發展上被過度看重的角色與被高估的價值,因此她貶抑金融業在經濟發展上的重要性,稱過度的金融化是經濟發展的障礙,價值分配扭曲與不平等的來源.

    對一個自由主義者而言面對任何"大政府"或"萬能政府"的主張都會提高警覺.這裡並不打算對作者的主張提出贊同或批評反對,而是從她核心主張下主旋律中彙整出作者思考的根本與可能的疑問."The Value","價值"這個名詞在此處極為要緊,這是縱貫本書的核心之一,明顯易見的,另一個核心觀點是"風險",卻是隱誨的.本書在風險上並沒有置放太多心力於定義與尋求解釋.其實不論她是否有定義或解釋,這兩個名詞自學校學習財經開始到此刻,從根本上我就不記得有所謂眾人認知一致同意的標準答案.往往人言人殊,因位定義出發點不同,依據路徑相依後面衍生所形成的概念與目的自然不同,這是經濟金融領域思想爭論爭議的原點,往往一個作者或設科研究者決定如何定義他的"價值"與"風險",也就為他的結論找到了一條大致路徑.,

    本書便是著眼於"價值"定義的尋找做開端,用了相當大的篇幅從經濟思想史中獵尋"價值"觀念定義的演變.但為什麼是價值呢?這是古典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討論上的根本分野.當代學校教育裡的經濟學教材中並沒有大範圍或專題性的討論過"價值"這名詞的意義,更別說由此衍生各種討論,而是開篇就從選擇性偏好,效用理論展開然後導出價格理論.但是看過馬克思資本論的人就知道,"價值"一詞簡直是他那書裡的重要元素,動不動飛來"勞動價值","剩餘價值".為什麼有這種分野?!在古典經濟學家的討論觀念中認為生產力是創造經濟價值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來源.而生產力是從生產要素而來,當時討論裡的生產要素就是勞動力,後來才有資本的加入,持有或付出此二者發揮生產力便能創造經濟價值,勞動價值論便是由此而來,而不是生產要素的其他元素,如土地,它的所有者則被認為沒有生產力,不能創造價值,他只是參與價值分配,當時所謂剩餘價值就是勞動力創造出的經濟價值分配給勞工後所剩餘的部分,因此土地持有者所收取的佃租或租金被人為是一種擷取剩餘價值的行為.

   簡言之,在古典經濟學的討論中,認為有生產力的要素能創造價值,無生產力的要素只能參與分配價值,所以一個衍生直觀的想法就是創造價值者該多分配價值,非價值創造者應該少分配價值.這種直觀看似天公地道的古典想法,何以就沒能在新古典那裡延續呢?其一是數學,科學化的結構思維的引入經濟學,這種情況下無法定義且沒有辦法量化的"價值"被捨棄,價格理論才浮上了檯面,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如何定義甚麼元素具備"生產力"?古典時期尚有困難,到了現代卻出現一個清華學生直播自己連續看書6小時竟然可以創造經濟價值,可能會令這些作古的經濟思想大家跳出棺材不可置信才對,因為這究竟算不算具備"生產力"?按照當代的想法與社會演變,生產要素定義變得多元又難以完全確定.既然不可計算,又難以找到公認一致性在生產力與價值上的定義,後人自然另闢蹊徑或便宜行事,也就是在古典學派討論的"勞動性生產力"外,新古典以市場為基礎,認為只要有市場,有價格的"非勞動性生產力"也成創造價值,也就是承認泛服務業的經濟價值.這裡不去重複它們間延伸的爭論或是其他問題.而鎖定本書的焦點,作者Mazzucato認為這種以價格替代價值的行事至少在一個地方會產生問題,那就是國民所得(GDP)的計算上.她認為有些東西沒有市場價格,卻有創造經濟價值的能力,但沒入GDP的計算中;有些東西價格很高,卻不具備創造經濟價值的能力,或產生實質很低的經濟價值,但它在GDP的計算中佔比卻很重.前者就是"政府",因為無市場無價格,後者便是"金融業",因為高度的金融化自我循環減低了對於實體經濟的資金投入額,壓低了創造經濟價值的能力.這兩者扭曲了GDP計算反映經濟價值的可能的原始構想,作者以為如果連這計算都存在問題,那麼再去探索價值分配占比也就多餘,而這也是她所談未來經濟改良的兩個大面向.

   作者的探索是倒著來的,先找出金融業在GDP中被高估的理由.然後金融業所執行的金融活動也改變了原有實體經濟的企業經營型態與營利重心,造成實體經濟因為金融化減損了用來再投資生產的資金比例與價值創造,創投投資進而成了短線思維的金融商品而非長期創造生產價值的機構.構成投資生產活動的核心要素"創新"因素也因為金融化而改變了他的內涵,使得創新不再將核心放在生產,轉而專重在從租借專利,與特許的情況桑失了價值創造的能力,於是在作者的導引下原先被認為是有創造經濟價值的"實物投資","創業投資","企業投資"等實體經濟活動由價值創造的角色轉變成為價值萃取的角色,"價值萃取"是個較好聽的名詞,若在共產主義橫行的年代,必然是用"價值剝削"這個用語,"剩餘價值剝削"在主張馬克思主義的書籍裡是常見用語.雖然改用"價值萃取",它的意義仍是負面的,意思仍是對於"無生產力"要素對於剩餘價值高額分配的一種影射,只是並不像以前如此粗暴,是以一種迂迴型態,把"萬惡的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改成資本社會一切的罪惡源自於"金融"的說法.這部分占了本書近200頁,從敘述金融發展史開始,到批評1970年代至今金融業如何擴張成一個龐大巨獸,到金融業透過金融化將他的影響力從銀行,證券等傳統範圍外擴潤到實體生產企業,上市上櫃的影響改變了傳統企業內部的管理與經營思維,到金融化的影響如何深入創新,創投產業,等於本書的五分之二都在談金融業擴張的影響.

    對於金融業的擴張讓作者最深以為戒的是它不在創造經濟價值,她認為金融萃取價值的業務已經是它的主要型態,關於如何萃取價值,梳理提出了三個面向,一是見縫插針,以交易成本的形式再融資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卡位,二是善用獨佔,大型銀行或金控的地位正是如此,以至於大到不能倒,獲利自己收,有難政府救,有恃無恐,其三是風險名義收取高費用,而資產管理業的大幅成長,共同基金規模與數量的增加都是靠著這一路,但這些資產管理者其實跟笨不需承受風險,它們只是靠收取手續服務費維生,談不上創造價值.而比起傳統萃取價值的手段,另外一種影響更深的是金融化帶來的投資思維症影響了多數人,因為金融商品交易的短線獲利性,企業IPO立即可取得資本增加與獲利的便利性,讓許多原先經營實體投資者的經營心態發生轉變,加上金融化之後,許多金融機構透過入股,風險投資等管道或手段成了許多大型公司的股東,他們的金融化思維也深深燒空了這些被入主企業的經營型態與行為,這些"新老闆"與受了金融化思維影響的"舊老闆"全都傾向於短線內賺快錢,就金融業來說,他入主實業的目的本來就是期望透過資本市場賺取價差或大倍數獲利,一旦新創企業上市成功,或是併購企業生產效率改善至股價上揚,他們自然會趁達到股價目標後出脫標的,長期投資實體經濟本來就不是他們的目的,但這種觀念帶動下,使得舊型態的老闆或企業人也看到這種操作的利益優勢轉而專注金融化收減少了投資生產的根本領域,另一個由金融業帶來的思維"股東報酬最大化"的更是加重了這方面的影響,傳統的經營管理學除了講求獲利外,還會講對於員工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所以維護產品對於社會的價值外,也注重勞工,環保,等關係,所以並不會一味的壓低成本,還會考量其他層面的影響.但是"股東權益最大化"的思維形成了壓低勞動成本,獲利以股票或認股權證的型態轉給股東,保留盈餘不用以再投資,而是想辦法以現金型態回饋給股東,加上當代"代理人"思維的興起,使得代理人的企業高管為了自己的利益與大股東結合,分配到多數以股價擴張帶來的分紅利益,使得他們更多的萃取價值.作者以為這種"股東權益最大化"的思維應該讓位給"利害關係人價值最大化",再他的觀念裡,價值創造是一種"集體創作",股東雖然重要,但價值創造的過程中不能沒有員工,供應商,經銷商,與企業所在地所屬地方與社區的協助,甚至是政府的協助也不能拋卻在外

   在金融化影響的範圍裡,本書將"創新"單獨列出為萃取價值的新巧門,隨後展開了公共價值的討論.作者認為所謂的企業創新,創業生產或研究活動所承擔的經營風險與資金風險,與他們可能獲得的利益間的關係未必是對稱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對稱的,即一個創業成功者,或新產品發明人的投入承擔就能宣稱可以完全獲得這項產品成功上市後的所有利潤是不合理的.這是因為創新有三大特性,累積性,不確定性,與集體性,這三個特性的解釋頗多,但對作者來說有用的觀點就是讓一種發明成功的觀點或研發都不是當前的這一個人或這一個團隊的功勞,它並然是累積前人的許多失敗與成功的經驗而來,只不過恰好是"這個人(團隊)"在這個時點成功而已.前人的經驗部論成敗都提供了必要的幫助,且必然有許多觀點是奠基於前人的發明,智慧,甚至很多的創新起點就是政府出資研發啟動,或是乾脆技轉民間,因此她不認為宣稱創新創業的人就有資格能拿走所有的價值,加上當前的金融深化結構已經深入到各種層面,使得這樣的創新或創業價值變成了短期的金融利益,遭到代理人得萃取,而在這種金融深化所奪取的價值中,作者認為以"專利"之名所取得的權利,已經轉化成為一種"租金"的型態,因為法律給予取得專利權者取得一定年限的保障方式,給予它先佔利益的獨佔保障,就是一種定期"租金"型的轉換,而租金就是古典學派中的"剩餘價值剝削",也就是本書用的較文雅的名詞"價值萃取".而作者之所以對於專利有這種看法,仍與前面所提的概念一致,她認為專利取得的保障價值並不是單獨由當下發明人所創造的,是社會集體與長期累積的結果.因此金融化的影響從金融業一路擴張到實體經濟,再深入影響到創新創業,以至於她以為資本主義所宣稱的價值創造全部都轉為價值萃取,因此而降低或縮短了投資獲利再投資於實業生產的比例,而被她認為的生產圈外的人給拿走了.

   這本書說了那麼多關於金融化的影響,說它讓租金或非勞動生產力要素過度萃取價值的目的是為了要顯出公共價值的重要性.這裡的公共價值簡單說就是政府創澳耖的經濟價值,一開始就已經說過在GDP的計算中政府所創造的經濟價值因為沒有市場價格反映所以沒被列入算式中,加上在企業投資,創新,一些因為市場化要求或為了配合福利支出所建構的基礎設施創造的價值都沒有被計算在內,甚至連國營事業創造的營收都被放在私人項下,加上私人企業創新.創業所利用的科技,專利很多都是源於政府出資興起的,因此她認為政府在經濟價值的創造上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卻因為沒有價格,沒有形成市場,而遭到輕視,虧待.而她強烈批判公共選擇理論,認為是這個面向的主張讓許多的政府資產被私有化,讓政府的業務被外包化而形成了更大問題,她主張"創業型國家",就是認為政府應該更積極的參與積極的基礎建設,擴大研究與創新產業結合,同時結合與民眾醫療,教育,文化面向的投資,不應該為了怕擔負干擾市場的罪名而僅站在保守的財務紀律遵守者的立場,也不用擔心政府支出與赤字問題,只要能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赤字與過度債務都非重要的事,因為比起沒有負債有支出紀律的財政,民眾的福祉與經濟價值的創造更為重要..

   這是一本主張大政府主義的書籍,雖然作者並不希望我們這麼看,但我閱讀後的感想就是如此,只是她早打了"利維坦"的預防針,這個面向我不再討論或反駁,畢竟對於政府在經濟面角色該佔有多大能量與比例的書籍過去也看了不少,所以單方面的美化或烏托邦國家能力型態的說法在下還是能夠有些異議的判別能耐."'創業型國家"或是"國家資本主義"也不過一線之間.而官僚資本主義或是裙帶資本主義它的問題是因為商人很壞政府官員,還是因為商人其實本來就自私,但只有官員守住底線就不會有貪污官商勾結的問題,這不是資本主義的錯,這是源於我們根本無法控制讓不肖的人當上官員藉此牟利.因此,任何大政府或萬能政府的主張,她首先要挑戰的其實是如何找到優秀又不貪婪的人當官員或進入政府.既然實現不了,又要如何創造與私人企業相同甚至超越它的能耐與力量?

   但是從經濟觀念或思想方面來說,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籍,作者有形成一個體系的企圖,從解構GDP的構成物,到判斷價值與價格所創造出經濟思維路徑的差異,而透過經濟思想史的回溯釐清"價值"如何在這門學問裡被邊緣化甚至遺忘的原因,都值得讀者深思.當然試圖以道德命題將價值成為計算的主軸,鎮本身就是難以科學化卻實際想科學化的"社會工程術",這種取決於個人想像的思維甚至想讓"幸福"成為能計算的價值來進行分配的理由,本來就是一種主觀的強求,而訴諸集體性的利益,集體創造的虛妄性(一項專利的成功之前,可能有幾十個失敗者,但是作者卻說這是所有社會都有功於其上,所以能分配,這本身就具誤導性,只是在含糊地描述裡,誰又能真的分辨這種論述的嚴重錯誤),而因為集體性都能分配利益的想法,這就讓我想到了那些曾經的共產專制極權,它也是從集體性的要求出發的,我不反對在私人創造價值可能有源自於前人貢獻,但它絕對不是如書中所說的那樣就能歸類為政府或其他人都能分享這種利益,如果按照左派的說法,我們是否也能說它再剝削資本剩餘價值呢?,但不管如何,這是可以讓許多人重新思考的書籍,前提是最好具備一些基本經濟學基礎的人來閱讀,否則你只能接受而無法反駁,可能對自己的注意就不高了,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peculatortw 的頭像
    speculatortw

    打醬油的汗牛馬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