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howThumbnail (31).jpg

 

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Noise: A Flaw in Human Judgment,Daniel Kahneman & Olivier Sibony & Cass R. Sunstein)

    從個人購買角度,這本"雜訊"佔了書名的優勢,對我們這些金融商品市場投機客來說,"雜訊"早不是名詞,而是日日都在遭遇的事,自然對它有興趣.在不知道Kahneman想利用這個主題寫怎樣的內容又沒有事先翻過書前,單純受書名"雜訊"所吸引來買書.要不要買書是一種選擇判斷,而單純依據書名選擇與決策行動,書名可能代表的是找到想看之書的有效證據因子也可能是令人誤解錯買無用的雜訊,或者我其實只是根據毫好來由的自信買下的.本書就是探討雜訊,判斷與判斷確度之間的關係,及其相關衍生的判斷確度提升,消彌雜訊及其影響之法這範圍的課題.

   判斷是為了行為與行動,含有預測的意思.既有預測就會有預測的誤差.但是產生誤差的原因有哪些卻不是為人所清楚.這本書談判斷倒是在分散的敘述章節裡拼湊出來了:預測誤差=系統方法的"偏誤"+人類行為差異的"雜訊"+客觀的無知,由此三者所構成.因此想要改善預測誤差,做出好的判斷,以便更好的達成執行目標,就必須針對這三個元素去著手.以這個購買例子來說,出版社+作者Kahneman+網路書店上的文案與內容摘要可以表示成是一個判斷購買的系統,透過對這個系統過往使用的檢驗可以衡量過往買書失誤的"偏誤",而我個人對書名,作者與文案摘要的理解就是一種特定的選書"雜訊",當然不經前二者只是基於自己選書的直覺自信便購入則是一種"客觀的無知".這三者都構成我買進這本書的判斷依據.

   首先就規劃內容與布局來說,這本書的企圖是好的.它試圖從常見於生活中的判斷事件中找出預測誤差的幾種來源,範例與現象,然後由此為起點逐步地分解偏誤與雜訊的來源,對預測與判斷選擇的影響,如何辨識它的各種狀態,到如何的偵測與雜訊以便改良判斷過程.而一如前面所說,將預測誤差分解為三個主要來源,這三個元素中的客觀的無知,很明顯與前二者有互斥性,加上它無法計算,所以在沒有以絕對主觀的信念作為判斷的唯一信念時,預測誤差均方=偏誤均方+雜訊均方,如下圖構成本書的主要內容.然後再將雜訊更進一步的分節成為水準雜訊與型態雜訊,而型態雜訊又更進一步分為穩定型態雜訊與場合雜訊,如我們從本書中摘出的最重要的一張圖.

1243350439_m.jpg

    書分六部分,前三部分是一種泛泛之談,談判斷,決策,預測可能產生的誤差來源與型態.此處的討論所以稱為泛泛之談是因為個人以為它缺少結構性的論述,而是試圖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事件,如法官量刑,案件與判決,保險公司核保,決定保費與賠償金等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雜訊與誤差來做探討,以實際案例來解釋前面所說的雜訊構成的內容,以法官量刑為例.案件量刑因為法官不同所產生的差異被認為是"水準雜訊",而同一法官在不同案件上量刑差異則被稱為"型態雜訊",同一法官在同一類案件上因為時空不同而產生的量刑差異稱為"場合雜訊".但因為是泛談,顯得沒有太多系統性,後面三部分則分別是探索雜訊產生的因素,如何提升判斷力,與如何找到雜訊的最適水準,這反而才是本書的重點,雜訊從構成來蓋是一種統計上的偏誤,但從構成因素來看,它其實一種"心理偏誤"所造成的影響,這種影響所生的誤差與系統偏誤所閃生的誤差有著相同重要的地位,作者以為人們可以根據調成構成系統的方式與元素來降低系統偏誤,與判斷誤差,但同樣的藉由理解雜訊,讓調整降低雜訊成為一種可能,一樣可以降低判斷誤差.

   雖然準確是判斷的目標,但要百分之百的達到這個目標是不可能的,即使科學測量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可別提判斷,它雖然是人腦以一種近似儀器的測量,但能做的也是僅是盡可能接近真實狀況,它接近測量,並不是思維的同義詞,做出準確的判斷其實並不等同於擁有好的判斷力,這是因為它本質上是心理與生理活動的結合.從生物學來看,每一個個體之間存在變異,同一個個體自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不同空間中即使面對同一事件也可能會產生變異.因此判斷會帶有偏誤,也會帶有雜訊.而雜訊的源頭從何而來?那些心理機制會造成我們判斷上發生變異,即如何的改正這些問題便是重點.

   我們根據前面所說的系統雜訊均方=水準雜訊均方+型態雜訊軍方發現把焦點放在水準雜訊,可能會因此忽略很大部分的個別差異,本書作者發現雜訊多半不是水準差異的產物,即不單是個體差異,而主要是交互作用的產物,比如不同的法官如何審理特定的被告,不同的老師如何對待特定學生,不同的社工如何處理特定的家庭,不同的領導人如何因應特定的未來願景.以上這些情境下的雜訊多半是個體的獨特性,個體的"判斷性格"的副產品.雖然減少水準雜訊仍然是有助改善判斷,但是只達到這個目標,還是沒有解決系統雜訊的主要來源,那就是型態雜訊.而過往的研究對於預測誤差的焦點總是放在偏誤上,儘管有證據顯示雜訊的存在,以及產生雜訊的多種機制,雜訊卻很少被提及是影響判斷的重大因素.

    這是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人們總是以後見之明解讀事件.在常態認知裡,事件都沒有出人意料之處,而且可以用平常的推理來解釋.判斷與決策也被認為像其他事件一樣,多半發生在常態的情境裡,這些事件通常不會讓我們覺得驚訝,而且很少受到質疑.犯規戰術的罰球成功,手術成功,新創公司成功的突破技術困境這些情境發生時,我們都會假設決策者做選擇的原因必然是對的,因維結果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結果就讓人忽略有必要去解釋異常的結果,不管是糟糕的結果,還是偶爾出現好得出奇的結果,因為過去的重大賭注一旦揭曉結果,很容易就變成天才或愚蠢之舉.心理學中的所指的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就是指人有一種強烈的傾向,在面對更適合用運氣或客觀環境 來解釋的行動和結果時,卻歸功或怪罪於代理人,這是一種心理偏誤.後見之明是另一項偏誤,它會扭曲判斷,讓原本不可預期的結果,在 回顧時卻貌似可以未卜先知. 判斷誤差的解釋不難尋找,真要說起來,為判斷找理由 比為事件找原因容易.我們永遠可以幫判斷者想出背後的動機.如果那樣還不夠,我們可以怪罪於他們的無能.心理偏誤這種狀態研究已經運用在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上發現了許多心理偏誤影響判斷的偏誤狀態,如計畫謬誤,過度自信,損失規避,稟賦效應,現狀偏誤,現時偏誤,以及其他許多偏誤.當然也包括對不同類別的人有利或不利的偏誤.關於各項偏誤可能會在哪些情況影響判斷和決策. 如果一項心理偏誤可以事前預測即時偵測到,在解釋判斷誤差時,它就是有因果關係的合理解釋.如果一項心理偏誤只能在事後辨識,只要它也能用於未來的預測,那麼它還是有用的解釋,就算只是暫時的.但是關於偏誤討論充斥著空洞的解釋,這些常見的解釋正好證明,人普遍需要因果關係的故事來理解經驗.因果關係是我們常態的思考方式.我們會自然而然的去注意特殊狀況,順勢對個案創造出因果連貫的故事,而在這些故事裡,失敗通常歸因於錯誤,而錯誤則歸因於偏誤.不良的判斷既然可以這麼輕易找到解釋,我們在描述錯誤時,自然不會把空間留給雜訊.雜訊隱於無形是因果思考的直接結果.雜訊在本質上是統計事件.只有站在統計學的角度,從整體思考類似的判斷時,雜訊才會浮現.確實,這樣一來,我們很難不看到雜訊.在法官量刑與保險公司保費核定的事後統計數據裡,雜訊就是其中的變異性.當你和別人思考如何預測未來的結果時,雜訊就是那各式各樣的可能性.在因果關係裡,雜訊不見蹤跡;在統計世界裡,雜訊無所不在.但是採取統計觀點並非易事,人們可以不費吹灰之 力就為觀察到的事件想出原因,但是要從統計角度思考事件,必須經過學習,而且還要費盡許多功夫,這些容易產生誤判的行為原因都在於人們簡化困難問題的思考時發生的,這種過度的追求連貫性迫使人們在判斷時採取從過往的紀錄與記憶種中找出合適的,配對,量表,型態,與當前的是做成相比較的連結,而因此產生的誤差的可能,14~17章看來敘述紊亂,一個個案與範例無意識的連結,其實都在說明這種暗藏尺度的挪用造成的測度偏移,與類比失策,所造成的預測誤差.

     接下來作者便進入討論減少判斷錯誤的方法.統計偏誤和雜訊都涉及心理偏誤,在反制心理偏誤方面曾有許多嘗試,並提出一種有潛力的方法,那就是指派一個決策觀察員,要求他尋找可以即時顯示團體工作受到一種或數種常見偏誤所影響的診斷訊號,雖然這個方法還沒有經過系統性的研究.就對抗雜訊則使用決策保健(decision hygiene)這個主題來減少人類判斷的雜訊.書中提出五個不同領域的案例.以指紋鑑識鑑識科學說明資訊排序的重要性.人們會因為尋求連貫性,而根據手邊的有限證據形成早期的印象,然後確認他們的未審先判.因此,不要在判斷過程的早期接觸到不相關的資訊就變得很重要. 利用總合多個獨立判斷來減低雜訊,這種"群眾智慧"法則的基礎就是求取多個獨立判斷的平均值,達到減少雜訊的保證.而在檢視醫療診斷裡的雜訊以及減少雜訊的辦法則是採用診斷指引,隨後的原估績效評估,或是人員招募都是引用評鑑評量,或是結構性法則來減少雜訊.在這個領域,為了減少雜訊所做的努力主要出使用以外部觀點為基礎的共同量表.這是一項重要的決策保健策略,原因很簡單,這些量表工具將判斷涉及把印象轉化為量表上的數值,如果不同的判斷者使用不同的量表,就會出現雜訊.所謂結構化,指的是把 一個判斷分解成幾個部分;管理資料蒐集的流程,以確保參考資料彼此獨立;還有把整體的討論與最後的判斷延遲到所有資料都蒐集完成之後.最後,我們以前面所學的基礎提出一個評估選項的通用方法,那就是中介評估法.將以上所使用的方法綜合成一個反覆的流程與傑測過程.

   其實這本書講了這許多令人頭暈目眩又雜亂的案例與名詞,其實能夠成為本書真正的核心觀點只有二個,而且均不在那些案例與相關的方法的細節上,重點有二,第一想要提升判斷力,不論是改善誤差,或是偵測與降低雜訊,主要是改善型態雜訊的根本關鍵是科學化,系統化與一致性的思維.不論是將決策利用程式寫成系統軟體步驟,或是借用圖表,檢核表,流程表,評鑑表來輔助判斷,這些實際的操作行為中所隱含的就是科學性的內核,試圖將人類心理偏誤的差異外化成明顯可見可改善的數據與步驟,並藉此將其彌平,這就是所謂"無雜訊的規則"隱藏於整本書中的意思.第二個關鍵因素則是"開放的心胸",這個主要是針對"客觀的無知"而來,許多人對於判斷預測常依賴於直覺或自以為的經驗,覺得自己能夠掌控所有變化,不認為自己視物有盲點,甚至於目空一切,這是判斷預測中的大問題.所謂開放的心胸,是指人願意重新思考那些與自己原有信念反對的東西與觀點,這些存在於自己的對立面的東西,往往否認了自己的無知是個影響相當重要的問題,現實中已經看過了太多這樣在政治,經濟,醫療,面對疫情爆發等問題上束手無策或僵化的堅持自己的認知觀點而害慘大眾,社會的事情,最近的例子就是面對疫情在印度,川普,台灣都是已經或正在上演的"客觀的無知"最現實血淋淋的例證,因此抱持開放的態度與心胸來面對判斷,能夠改正的偏誤與雜訊可甭會比前述的系統思考方式更為關鍵,因為"客觀的無知"往往是毫無思考的人類本能反應,這在重要有效的判斷上是十分要命的負面因素.

     基本上這本書的內容如前所述缺少結構性的邏輯,而以案例為主然後帶入規則與方法敘述,所以會有看了許多內容卻迷失在細節中謬誤的可能,而我以為雜訊只是過程與元素,目的還是為了提升判斷的效度與信度,所以這本的寫作多少有點捨本逐末,讀來乏味,不過在決策行為與心理面的交互作用影響上.它仍然講了一些有用的的東西,只是沒有期待的那麼多而已.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