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29183433.jpgshowThumbnail (39).jpg

鋅皮娃娃兵(Цинковые мальчики,Алексиевич С. А.)+半場無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Ben Fountain)

    過去服役時,我國步兵的反坦克武器是六六火箭彈,經過幾次利用已使用過的空彈筒模擬瞄準練習後,那次上課教官帶了兩枚實彈,宣布有兩人可以實彈操作.在步校官校相連的後山遠處能看見有不知是修築成坦克模樣的基樁或報廢坦克的目標物,但當教官徵求志願者時,居然一時無人舉手,鴉雀無聲.比起前面經歷過的步槍打靶,班用機槍實彈射擊,手榴彈實彈投擲,迫擊砲實彈射擊這些人人有分,誰也跑不了的科目,起碼新鮮感引誘受訓者的好奇壓過了恐懼,因此僅有兩個名額顯然更是彌足珍貴的一種體驗,但就是無人舉手.在基層部隊,若有這樣的機會,早就人人躍躍欲試.當時沒有志願者的狀態並不難理解,因為受訓連隊這些人的背景與常規部隊的士兵有點差異,都是兩個多月前才剛剛拿到學位的人,其中有2位博士,80多位碩士,其他則是考上步兵預官的學士.每一個人的猜疑都差不多,這武器的穩定性如何?該不會也如步槍一樣有膛炸的可能?它就架在你的肩上,萬一壓下發射鈕就炸開了怎麼辦?豈不連頭都沒了?這些人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誰還不知道誰?雖然後來還是得有人出面當志願者,且體驗後相當的興奮.但這集體對未知恐懼的個體表現大概是最能反映內心真實的想法,不確定性武器在肩頭是與戰場凶險接近的一種狀態,因此創造出真實心理壓迫與行為結果,這與其中某些人在莒光日自誇不懼戰的情況是明顯言行不一的.

    "鋅皮娃娃兵"是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西耶維奇的作品,紀實作品,以採訪體的性質來寫1979到1989年間蘇聯參與的阿富汗戰爭.而"半場無戰事"因為電影的關係比較為人所知,它寫的是伊拉克戰爭,更明確的說是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作者Ben Fountain.這兩本文字各異,俄文英文,戰場不同,政治對立,時序間隔的作品,看來是那麼不一樣,但其實它們的目標是接近類似的,甚至是一致的,致少從戰爭結果來說,勞民傷財,士兵犧牲無算,且最終皆以慘敗坐收,雖然美軍在伊拉克主戰場看似大獲全勝且捕獲海珊,但隨後的佔領進駐協助復原至今卻灰頭土臉,耗費財政,不的善終,又怎能說得上是贏?!.至於蘇聯的入侵阿富汗則是一段它們根本不願提及的歷史,相對於納粹的衛國戰爭為官方稱道頌揚,阿富汗是他們口中的禁地,任何一個人都看不上它,尤其是上過阿富汗戰場且生還回國者成了一種標籤,恥辱的逼簽,被人唾棄遺忘.而阿富汗戰爭話題禁地與之相比的"半場無戰事"則更相對的有趣,B小隊的士兵暫時離開戰場,巡迴美國接受各方的表揚,看似以此來彰顯它們這批戰場英雄的行為與功勞,但實際上根本沒人瞧得起他們,他們只是美國社會英雄主義好萊鎢戰場電影背後資本主操控的工具,是無意義愛國主義的犧牲品,而這與"鋅皮娃娃兵"中所有存在的個體的角色地位如出一轍,皆是哈金筆下戰場的戰廢品,是關上電視便可以遺忘的人.

   "鋅皮娃娃兵"中的鋅皮意味著棺材,這是蘇聯參與海外戰鬥陣亡將士回國的標準配備.一口鋅製的箱子裝著陣亡者的屍骨,捲曲萎縮焦黑的皮膚毛髮.斷肢殘足,碎肉這樣的被送回到他原來的家中,至於"娃娃兵"則意旨這些陣亡海外的蘇聯軍人都是年紀輕半大不小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剛高中畢業不久的"孩子",阿列克西耶維奇在這本紀實作品的呈現上,以"無名"來寫,每一篇的受訪者可能是位前工兵,戰場護士,軍事顧問,投彈兵,偵查兵,或是裝甲兵這些存活者的口述紀實,也可能是這些人的家屬,通常是母親,妻子,父親對於戰死親人的回憶,但基本上受訪者都以職業或身分頭銜的署名列在每篇之後讓讀者知道此篇的主角是怎樣的人,曾有怎樣的人生狀態,但是它這整本小說並沒有提供一個這些"鋅皮娃娃兵"小人物的"名字".一方面恐怕是基於保護他們的作用,畢竟蘇聯不是吃素的國家,阿富汗戰爭又是它隱晦不想談的一段敗戰歷史,另一方面無名的意義是一種普及性的表示,儘管作者在這裡採訪了許多的人物,但相對於涉入那場戰爭的國人人數相比,實則是千中取一,甚至萬中取一而已,"無名具有代表性的意義.再者,對於像蘇聯這樣集體化的國家,我通常稱之為"螞蟻"結構的國度,個體是這種國家最不重要的單位,個體就該是"無名",無名代表的是一種諷刺,諷刺那樣的犧牲個體不為人知,甚至遭人遺忘,這明顯的就是從戰事結果對於個體與所屬家庭的傷害面寫這場戰爭,來表示對於無意義戰爭的反對.

   從構成結構與故事走向相比來看,"半場無戰事"反而是一種假託高調表演的反諷,這種表演有名有姓,B小隊與林恩正以他們的戰鬥功勳贏得回國巡演機會接受全國人民的表揚,雖然它與鋅皮娃娃兵那種紀實作品相反,是本小說虛構式的,但它藉由一個戰鬥明星拯救事件來反映當下的達環境的差異,戰爭場景與狂歡嘉年華宴會的對比,硝煙瀰漫與舞曲環繞各自創出了不同的時空環境.比利林恩的思緒一面在伊拉克戰場的硝煙炮火中,他所在的小隊陰差陽錯的迎來一次接戰,機緣巧合的拯救班長成為美國英雄,贏得了在感恩節假期返國的凱旋之旅,他將在假期結束前在達拉斯牛仔隊主場比賽的中場間與碧昂絲,真命天女共同演出,接受美國大眾的表揚與喝采.這只是一段表演,小說利用這假期最後一天的安排,讓林恩的思緒透過各樣的跳躍回顧了經歷過的戰場事件與當下在巡演接受表揚間所看到美國社會各色人種對於伊拉克戰事的真實想法與觀感.對於美式足球比賽來說,B小隊的出現是中場演出,而對B小隊來說,這次的回國之旅也是他們血腥戰事間的中場演出,只是這段中場的演出的不光是他們,還包括圍繞在他們周遭的美國人的行為,言詞,思維,與各種企圖.對林恩與B小隊來說何嘗不也是一段戰事間的中場表演.作者以這一天作為時間軸上的原點核心,吸附了所有過往,林恩藉著觸媒每打開一段思緒,便蕩漾出無數漣漪,透過不斷的蒙太奇,呈現出這個當下光榮但暗地裡承受極大傷痛的個體,鎂光燈與其下的黑暗角落來回穿梭.林恩出生小康,家境尚可,父親是小有名氣的電臺主持,他為因出車禍毀容而遭男友拋棄悔婚的姐姐出頭傷人後,為免遭牢獄而從軍,後被派赴伊拉克.在那裏他每日必須激勵真槍實彈爆炸血腥的各種真實殺戮與危險,必須經常在看似忠誠良善的阿富汗人家穿梭,然後出其不意地遭到伏擊,因此時時處在驚恐中.為了保命必須經常有許多不經過本意同意而是本能反應的戰鬥殺人行為,不論是殺對了人,還是誤殺了良善的平民,這些被迫的行為都逐漸形成了個人心理的壓力,甚至是痛苦的來源,尤其班長犧牲的當下,從心靈到生理,他經受了巨大震撼,這明明是最糟糕的一天,最不願發生的一件事,今天卻要為此受到表演,受人矚目,這本身就是一種堆筆的諷刺,所以他開始尋找能夠獲得慰藉的人事.急尋有精神導師引導他,他先是找到牧師傾吐心事,很快就發現自己的痛苦心事不過是牧師炫耀教育技巧的資本.他以為製作人艾伯特也能解除他的迷惑,但實則因為職業差距卻始終難成為知心朋友.他也曾試圖對淡漠的父親低頭,希望失去語言能力的父親能理解他,但坐在輪椅上的父親卻依舊拒絕與他交流,他甚至試圖對麥克少校推心置腹,希望以他那種粗暴簡單的軍中智慧能消解掉自己心頭的苦惱,但依舊無法獲得良解,所以儘管燈光催燦,人聲鼎沸,他依舊只是個身處閃爍表演場中卻做著惡夢的孤獨者.

  實際上的孤獨者又豈止他一人,林恩周遭的隊友與親友們也有著自己的問題.牧師不過是打著宗教幌子謀利的混球.艾伯特在商業和普通人間扮演著橋梁的角色,看似圓融,實際上卻誰也都不信任,是個與世隔絕冷漠無算的利己者.父親對待家人冷漠,卻私藏著不為人言的婚外情.他的隊友們若不是棄兒,便是浪子,他們選擇上入伍服役選擇上戰場幾乎都只是為了錢.即使他們是因為拯救隊友才能回國接受大眾喝采,但實際上他們只想著電影演出,想著錢,在他們那邊其實並沒有所謂的愛國主義,更談不上榮耀美國,甚至於他們隊友最終仍是犧牲的這個事實.兩個星期旅程中,林恩見識到了大眾稱讚,挖苦,見識了各行業的菁英的生活.這些精英彷彿是同一模式製造出來的,皆是成功人士的各類典範,這些無疑都在呈現出一個資本主義大國,軍事強國的一切.林恩身處中心,周圍迷狂的人群,奢華熱鬧令人心醉的表演,這場舉國歡騰的中場表演是伊拉克戰場真相的另一面顯影,在球場上球員未必是核心,遠在高處的操盤指揮室才是.對於伊拉克戰爭來說,戰場的勝敗血腥可能也不是主角,至少就上流社會菁英階級的人對遠離戰場的這些美國社會的實際指揮者而言,真正的戰場戰爭其實與他們根本毫無關係,他們根本不關心球員的走位,一如他們不關心一個下士的身亡,他們要的只是這樣的燈光,熱鬧,能否持續.而這才是中場表演真正的真諦,反過來說,伊拉克戰爭反而成了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日常的一個中場表演而已,儘管砲火,煙硝,流血,斷肢,屠殺皆是真實,但它終究只是成功人士眼裡的一場秀而已,而林恩不過是過場的群眾演員,真正的主角是高處的掌控者,是真命天女,是碧昂絲.

    不過相比之下,美國大兵還算是幸運的.比利林恩不是主角卻也能硬生生地拉出來當幾天主角,接受喝采歡呼,採訪,甚至出演電影."鋅皮娃娃兵"則只能封在一箱不能再開啟的金屬皮中.官方甚至連陣亡者的名字與事蹟都三緘其口諱莫如深,彷彿沒有存在這些人這些事一般.因此,這本採訪紀實那怕多數的敘述未必完整,甚至並不太多關於戰鬥的場景或事件.但透過背景描述,顯露出的真相未必較少.一個集體主義教育施行成功的國家,能夠從頭到尾從出生到成長一路的將其政府需要的人心人格人思型態完全以模型方式灌入到每一個個體中.與美國大兵為了錢大不相同,這些蘇聯士兵來源只有兩種,一種是模型造的好,基於愛國心,為了國際主義奮鬥而到阿富汗戰鬥,另一種就是強迫你去,儘管你不願意,但在集體化的國家裡,沒有個體的權利,管你喜不喜歡,服從命令是生存唯一的必要動作.所以這本紀實作品的功能者要有二,並不如它單純的看似只是記錄一段歷史,首先它以採訪參軍者與殉國者家屬來得到大量的事實,這些事實有的是戰場真相,殘酷,血腥,無人性,這首先不是一場人們以為的一次正面對決的大規模戰鬥,看起來更像是無窮無盡的游擊戰,許多士兵都是在個體落單或是少數成員戰鬥建被狙擊,誤踩地雷而陣亡殘廢的.因為沒有說法,無法得知陣亡真相,這造成了許多人包括陣亡者家屬的猜疑,不滿,後以言語來表達對於國家,集體長期宣揚的意識形態,愛國主義的質疑.也早成有些人開始質疑他們政府言詞行為的合理與合法性問題.其次是原本許多恐懼於國家的人更加的封口不言,他們害怕權力的報復,因此更加不願談論親人陣亡的點滴,寧可將焦點放在平日裡他們的生活點滴,喟嘆於他尚未展開的人生,哀傷親人的過世,畢竟他們都還只是"娃娃兵",原本應該有大好前程,卻為了響應國際主義或被迫上陣而死亡,至於本書的焦點應該更放在那些經歷戰場生死卻存活下來的人,他們真的成了"戰廢品"流浪或流竄在蘇聯社會的角落,大多數貧窮或早已失去了對生活的期待,那些被炸斷腿 ,手,甚至被炸掉下半身仍舊活下來的人,餘生只剩痛苦,而國家隊他們無任何的補助與救助,這這樣放他們橫行自流,而這也是本書的第二功能就是藉由描述阿富汗戰爭來揭露蘇聯社會的真相,而這或是本書一度被蘇聯列為禁書的可能原因,即使作者可能只是單純地寫出事實,卻不能見容於當局.

    兩大軍事強國的兩件海外戰事,雖然目的各異,結果各自解讀不同,但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都是一樣的.事不關己者高高掛起,贏不贏,他都安居樂業,但對親友或自身曾經參與者,犧牲者,這就是另一種故事了,它的悲慘程度不論對於生活在資本主義或是集體主義的國家人民來說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這種悲慘以不同語言,不同方式,不同結構,不同心情來向外傳達而已,讀者應該不會因此讀出不同結論吧,當然事不關己者或許另有看法吧.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