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11 002.jpg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War: How Conflict Shaped Us ,Margaret MacMillan)

    如果發動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殺戮,那麼只要在戰場上殺光敵軍與他的支持者,戰爭就結束了.若有殺戮外其他的目的,卻沒有為這個目的事先達成規劃可行的應對策略,即使贏得戰場勝利,最終恐怕仍會輸掉戰爭,戰爭變數,投入與影響遠比想的多,多到來不及應對,因為戰爭不是單純的暴力.

     "戰爭是一種暴力舉動,意在強迫對手隨行我們的意志",但是單純的暴力就只是暴力,還稱不上戰爭,本書在引用了克勞維茲戰爭論的觀點下立即補上了Hedley Bull的"暴力不是戰爭,除非以某個政治單位之名為之","以某個政治單位之名為之的暴力不是戰爭,除非它是針對另一個政治單位".作者以此破題的目的是在提醒強調戰爭攸關"政治",發動戰爭的是政治體,遂行的也是各種政治目的,所以合併在一起從書名延伸的解釋就是"政治如何透過暴力戰爭來形塑人類與社會".

      本書由Margaret MacMillan所寫,之前看過她的"歷史的運用與氾濫",兩本看下來粗略領悟是她書籍的特色在於題目都設定的很好,但是內容稍嫌淺薄,可能只能讀到些偏浮面的東西."戰爭"的內容雖多,大致上不脫以歷史紀錄來講解作者拆解關於戰爭細部內容的各種面向.至於如何分細部,簡言之,就是小時候背過的孫子兵法始計篇"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可能作者也讀過這部書吧,於是從發動戰爭的各種理由,手段與方法,現代戰爭的發展與變革,到招募士兵戰鬥人員的需求,型態,戰場上的樣貌,與士兵戰地的戰鬥與活動樣貌,平民百姓,到控制戰爭規模,規範的手法,這本書可以說是粗略的以更腫曾經發生,發現的現象來說明.但是偏偏從一開始破題的主軸沒能延伸下去是較為可惜的一點,這樣子讓本書成了一本談戰爭的大雜燴,失掉了進階成為更好作品的路徑,在此,我從政治性切入,寫一些作者有所遺漏或且能加進這個主題的部分議題.

      開篇作者就拿出霍布斯與盧梭二人.看過"利維坦"的人應該知道霍布斯認為前國家時代的人類是生處在一個極度暴力,動盪混亂的狀態,為了避免隨時不經意出現的各種厄運,才有了"利維坦",即國家的觀念,人們藉彼此靠攏來對抗暴力,遏制暴力,但是因為國家與國家間仍是一種原初關係狀態,類似活在自然界裡的個人,因此國家間的暴力是不可能消彌的.而盧梭的認知與霍布斯剛好相反,他以為人類的前國家社會時的自然狀態是田園牧歌,和平安樂,人類的暴力互攻貪婪是源自於社會的出現,有了財產權以後的事情.因此想要消彌這種狀態,回歸自然已經不現實,最好的方式是在個人與社會,及政治制度間訂出一種制定相互關係的規範與限制,來保障和平,這便是"社會契約論".這裡有趣的地方是,國家,政治本來是為了防範暴力而不得不形成的集體,前國家時期的固然說是難防的暴力,但起碼它是一種規模小,無計畫,無組織,傷害有限的暴力,但是形成了國家這個集體後,一方面雖說減低了個人發動暴力侵害他人的可能性,但同時卻增加了國家對於個人屍機暴力的可能,且一種是自己的國家發動的暴力,一種時其它國家發動的暴力,這類由國家發動的暴力不但暴力性恐怖更多,規模更大,它對個人產生的影響更是全面性的.

     透過Hedley的定義由某個政治單位針對另一個政治單位所施加的暴力就是戰爭來看,戰爭首先並不單純的紙國家與國家間的戰場暴力,同一個國家間政治團體的武力對抗,甚至於擴大為內戰,都算得上的戰爭.而一旦涉及政治,這個問題,即戰爭問題就變得較難以"物質"化來描寫它,即爭奪,搶奪之物不再是單純的財物,領土,資源,礦產這些表面可見之物,它的影響力也非單純的短期或是戰場上的閃電戰就能達成目的,情況就變得稍微複雜.首先,當下政治對抗的各種問題層面都會成為戰爭的理由或藉口,可以是基於民族主義,基於宗交立場的不同,甚至所謂免於被攻擊的恐懼都能成為發動戰爭的藉口,比如 1914年的德國,2022年的俄羅斯.其次,這種基於政治主張差異產生的暴力往往有內大於外的跡象,就是政治主張的不可調和性,那些宗教武裝戰士,民族主義戰士本身可以說簡直比他們手中拿的武器更加具暴力性,主動性,甚至更加獸性.作者在"打造戰士"那一章寫出了個人參與戰鬥的原因是基於,利益,自我防衛,與理念,情感.但卻將大部分的篇幅寫在了戰士的性別差異,階級差異,國籍差異上,所以有所謂的女戰士,莊園農兵,外籍雇傭兵.但實際上,今日令人產生戰場恐怖氛圍印象的是伊斯蘭戰士,是車臣恐怖戰爭王,這些驅動或收受驅動的宗教戰士或是民族主義戰士是如何形塑的呢?可惜這些部分都沒有,畢竟這些才是真正的與政治直接連接與發生關係的部分.

     其次根據政治力的對抗可以發現,單純只是對於他國領土,資源,獲異種族間恩怨殺伐所產生的戰爭通常不持久,能夠在短期內結束.歷史上那些經久持續對抗,可以長達數年,數十年,甚至如英法百年戰爭那種超過一世紀的,往往都與被認定為同領土或同民族間政治權力的爭奪有關.內戰,又稱文明戰爭(civil war)通常最令人驚恐,一則他撕毀了社會團結的紐帶,另外一方面是一方會另一方施加毫無節制的暴力.本書的論述僅及於內戰,與它呈現的歷史案例,但我在這邊將內戰一詞換成被認定為同領土或同民族間的政治權力爭奪,這是因為民族國家的形成靠的就是不斷分出的想像的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的人造產物,只要有任何一個政治團體不願放棄,基本上就很難逃過這種"類內戰"的思維,這是本書在寫戰爭理由時不能細解的,這也是上世紀地緣政治衝突中最常見的一種模式,而我們一般都只看成是強權國家的代理人戰爭.

     既然戰爭是一個政治團體針對另一個政治團體發動的暴力,那麼是否全球只有一個政治團體,就能避免戰爭?作者於書裡曾引述西賽騾的說法"衝突有兩種,一種是靠辯論來進行,另一種是靠武力,前者是一個人心之所繫,後者是野獸的行為,那唯有在前者不可施行的前提下,才能執行後者".從這裡能看出,首先指形成單一治政治團體的理想性先是個烏托邦,其次即使真的形式上僅有此一組織,那麼若發生辯論無法解決的衝突該如何呢?這一方面形塑了政治團體必然遍布的必然性,也指出了戰爭作為解決威脅衝突的必要性,因此雖然控制與規範戰爭是人類社會一直以來的課題,且全球對此也發揮了許多心力形成了公約,組織,如日內瓦公約,海牙公約,國際聯盟,聯合國等來協調消彌戰爭或減輕它的傷害,但實際的效果卻是徒勞.一方面是國際政治的不可調和性,另一方面是某些被認定為內戰爭議性質的排他性,國際干預在此不受歡迎與承認.且這種國際調停活國際組織的做法往往有明顯的雙重標準,比如伊拉克的阿布格萊布監獄,關塔那摩監獄裏頭的囚犯所遭受的懲罰根本不符合1942年的"倫敦宣言",違反了戰爭罪,與危害人類罪,但你覺得有多少人會在乎或注意到這樣的悖行.國際強權與政治軍事武裝力量往往決定了真正的正義,與某種戰爭限制是否值得遵守.真實的歷史裝態勢是一開始強權國家不願遵守,到後頭連最差的三流國家也不遵守了,以致人類基於政治基礎所形成的消彌或限制戰爭的努力最終都是表面功夫白忙一場,對於限制戰爭毫無能力.

      作者花了一章篇幅寫"戰爭與藝術".但我認為今時今日不如將它改寫成"戰爭與資訊,或戰爭與媒體".誠然,寫出過往與戰爭有關的藝術品,電影,或照片的呈現來看出創作或製作意圖,有助於理解人們對於戰爭當下的看法或是戰爭發動者的潛台詞,比如知名畫作"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裡騎馬的拿破崙英姿所顯出的意圖.做為宣傳的藝術品或反戰的電影各自有他們的目標與想法.但時至今日,人們更多是在媒體上,即時資訊上來同步觀看戰爭.以當下正在進行的俄烏之戰所創造出的資訊不對稱或是新聞極度的偏誤狀態形成的背景,目的或是作用等等去做分析,在這個到處都是攝影機,到處都有錄影機的時代裡,資訊多如牛毛,戰場有時竟能同步被觀賞,所以人的戰爭意象與對它的思考是如何被形塑的,特別是被媒體,網紅形塑的將是個相當有趣的現象與議題,這樣閱聽者才能看得到自己在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或展現的自身樣貌的荒謬性.

       基本上這是一本泛論戰爭個層面的書籍,如果想看這每一部分歷史上曾出現的案例與現象,看這些戰爭如何形塑社會,人群產稱某些特定的行為或形態,勉強稱得上還行,但我以為只是泛論,畢竟這題目本身就太大了,很難把每一個部分都寫得詳細且寫得好,這是題目先天的困難,所以我認為以政治面向為切入點來縮小這個議題的範圍,或許能因此聚焦變成較好處理的題目.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