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失靈的福利國:直擊美國貧窮問題的核心,為除貧找到解方

交易遊戲︰日交易量百兆元的法人操盤手,揭露富人愈富、窮人愈窮的失衡現象(The Trading Game: A Confession, Gary Stevenson)

           "交易遊戲"寫的是作者Gary Stevenson個人的經歷見聞,關於他的金融交易生涯的所有.2008年6月Stevenson自倫敦政經學院畢業後立即加入花旗銀行,擔任金融交易員,主要操作換匯交易(FX SWAP),直到2014年離職.這本書寫的就是他這7年的種種遭遇,從如何爭取實習機會無望,到贏得比賽意外取得花旗實習名額,其後又轉為正式職員,書就是以第一人稱自述期間所經歷的人事物,也能算是一本回憶錄.本書的宣傳中宣稱他這幾年交易了數兆美元金額的商品,為公司獲取了大量的利潤,其中重點是他透過堅持看壞經濟這一看法於2011~2012年所創造的數千萬交易利潤的過程,以及由此衍生對於世界的反思,這造成他開始懷疑金融交易對世界人類的意義,最終如何對因此對金融交易失掉興趣,甚至讓身體精神崩而考慮離職,後又為了離職與花旗管理層鬥法的種種.就故事而言這是一本十分好看的書籍.

            個人極力推薦給中學生,最好是高一生去讀.儘管他可能多數的內容,特別是涉及FX SWAP這商品的概念,交易模式,獲利的因素等可能完全讀不懂,不過這沒關係,我猜9成9的商管學院大學生一樣不懂,因為交換(SWAP)本來就是四大衍生商品中最難理解的.之所以推薦是因為它是一本讓人很好理解金融交易員是在做什麼工作內容的書,尤其是像花旗,摩根史坦利,高盛這些國際金融機構的交易雇員,通常若不是個人極有能耐或超級聰明,就是家族顯赫人脈通暢者,是極不易被錄取進入的.它與一般中學生從周遭訊息環境,或是從老師那邊得到的金融業從業者就只是坐銀行櫃檯,賣保險,或是銷售基金商品的那種職務很不相同,而這也是固定教育中能給你提供的資訊,畢竟多數的老師除了教育還真的不算對真實世界理解或知曉很多職業的內容,這書能提供人一窺交易工作部分真相.提供他們為來選擇職業或大學系級多了一種理解與參考,未必一定要去跟別人搶讀醫學院,或是半導體.

            但是關於本書的宣傳或是另一種重心,個人雖同意作者粗略的推論,金融業確實時貧富分配差距出現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個人不太同意作者的因果推論間的全部論點,我認為作者存在未見之處.作者以他的職業經歷為基礎,透過金融交易的視角,揭露了大型投資銀行,金融機構如何利用不公平的市場結構賺錢,並指出這種不平等如何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貧富差距.雖然書中許多觀點揭示了重要的問題,但我認為作者的論述某些地方顯得以偏概全,忽略了全球範圍內的其他經濟現象和發展.因此我接下會一遍論述作者的看法,再根據其中的觀點補充我個人的看法,分析這本書的主要論點,及如何從另一面理解作者對貧富差距目光不及之處,簡單說,就是他只看到了自己所在的富於國家.

           在"交易遊戲'中,Stevenson清晰地描述了他在大型投資銀行內部的金融交易經歷,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利率環境極端低迷的情況下,金融機構如何通過巨量交易來賺取巨額利潤.書中反覆強調一個觀點,即這種獲利的本質源於金融市場的不公平結構.作者認為大型銀行和富裕的投資者得以利用央行的貨幣寬鬆政策,透過低利率環境,甚至是長期的0利率,負利率進行套利操作,而這些由央行創造的低廉資金並沒有真正流向實體經濟或低收入人群,而是透夠金融機構進一步推高了資本市場的價格,造成了資產泡沫和資產持有者的財富不斷增加,於是原來的貧富差距將因此更大.這樣的環境下Stevenson透過 FX swap等金融衍生工具獲利,他指出低利率政策是全球金融體系運作的核心,而正是這樣的政策,讓他在交易中賺錢.具體來說,他預期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利率將長期維持接近於 0,正是因為經濟復甦乏力,通脹率始終未能達到央行的目標,因此,央行不得不長期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持續注入資金來支撐市場.偏偏這種低利環境有助於資產市場的繁榮,又加上前面所說整個金融業收益環境的丕變,而央行的貨幣政策只是提供全社會活水的經濟調控機制,又不是一個講求個體均分的福利措施,個人以為作者的推論實在是有點搞不清兩者間的份際與政策效果目標.

          沒錯,低利環境或長期零利率,資本市場必然因為大量的資金湧入而向上井噴,這是自2008次貸風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呈現長年大多頭的最大原因,所以在這段期間,從事金融投資,投機,商品交易者人人幾乎都賺了很多錢.而那些不懂此道,或是只是尾端的跟隨者卻因此沒能借到東風而讓財富數額被拋在了後面,至於窮無立錐者,連吃飯,受教,就業都遭遇阻礙,自然就不可能參與其中,就更遠遠地被拋棄在社會的陰暗角落.是的,如果要如作者推論零利率政策不能改變低收入者的環境,那麼這個推論確實是正確的,除非低收入者也能在此期間加入到資本市場中,當然這實際上很難,因為他們沒有多餘的資金.但是貨幣政策本來就不是均分的福利措施,是不可能達到作者想要的功能的.

          然而作者認為這種政策並未真正惠及社會的廣大基層,儘管市場充斥著資金,但這些資金主要流向了股市,商品期貨,外匯和房地產等資本市場,而不是流入實體經濟中以促進薪資增長或提高生活水平.結果是富人變得越來越富,而窮人的處境並未明顯改善.Stevenson的觀點在書中反覆強調,這一切最終加劇了貧富差距.全球金融系統的不公平性成為了社會問題的核心根源.

          其實當今銀行與金融機構的收益內容與早期的相比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以前金融業的利潤核心在借貸業務間的利差,與服務費用.一般來說,在高利環境之下,借貸間的利差會擴大,將有利於銀行的獲利,相對的低利環境,利差會縮小,銀行的收益會下降.在早期工商業不發達時,人們儲蓄資金能夠找到的去路其實不多,除了放在銀行外,沒有太多選擇,銀行的業務功能與收益來源相對單一.但是今日的資本市場蓬勃,一個人有多餘的錢未必會第一考慮放在銀行,可能進入資本市場去求取更大的風險報酬.事實上連銀行自己也是相同的思維,如果有一大筆存戶儲蓄,難道只能靠著貸款業務賺取利差?隨著現代金融觀念與商品的興起,讓許多銀行金融機構自身也開始投身入了資本市場,甚至視為重要利潤主力.另一個重點因素在於央行的角色,目標,與政策手段主力的改變.早年的央行業務單純,目標主力在控制通脹,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包括就業狀態,股市興榮,什麼樣的經濟狀態都成了它決策考量的部分,當然包括最終的資金提供者,避免國家陷入蕭條.而這其中一種央行手段最大的改變便是由準備率改為利率成為控制貨幣政策的主要手段.故而近年來,只要遭遇相關讓金融體系資源枯的金融風暴,股災,還是什麼國際危機增加系統風險時,央行幾乎都是採用調整利率的手段,而且基於現代經濟理論實務上的發現,溫和的通膨有利成長幾乎成了各國的共識,所以央行制定的利率水準,特別是主要富裕國家經常性的處於一個低點,甚至為因應股災,系統風暴,而降至零利率,負利率,當然這裡頭的國際因素複雜,也存在著全球滑逐步擴大由新加入國際經貿與工業體系的新興國家與第三世界所創造出的通縮現象,讓這些富裕國家維持低通膨狀態,以致至於根本用不上更高的利率水準.以上種種因素的綜效共同創造了這種長期的低利狀態,同時也改變了金融業的主要獲利方式.他們不再只追逐借貸利差的利潤為滿足,滿手的貨幣與更寬容的金融政策讓他們也往本市場邁進,甚至投資收益反超成了許多金融機構的主要獲利來源,這也就造就了前面所說,資本者越來越富,與無資本者的財富距離將因此大幅拉開,形成嚴重的貧富不均.

         因此雖然作者的觀點是有其相應道理的,特別是對美國,英國,歐盟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內部的貧富差距加劇問題,可以說一語中地,但我認為他忽略了一些全球性的重要經濟現象,書中主要關注的是先進經濟體,尤其是金融市場中資本集中的問題,但卻忽略了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在過去 20 年間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狀況顯著改善,尤其是在非洲,東歐和東南亞等地區的國家,這些國家的 GDP 增長速度遠高於許多發達國家,貧困率顯著下降,部分國家已經成功擺脫了極端貧困.這樣的現象表明,全球範圍內的貧富差距,其實在某些地區和層面上有所縮小.且這與作者所強調的"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的觀點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些國家的脫貧難道不是有相當的原因正是基於那些滿溢的全球資金,是有許多獲得資金的人找到了富裕國家外的資金去路,投資機會,也正是如此才能帶領這些原本就無資本的國家經濟向前躍升.從這個角度看,全球其實是有相當多人受益於這樣的歐美印鈔狂潮的.包括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在過去幾十年間的經濟成長,帶動了數億人口脫貧,並創造了大量新的中產階級.這些經濟增長受益於全球化和國際貿易,並且與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緊密相關,歐美國家央行採取的低利率政策,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全球市場的資金流動,這些資金不僅推高了本國的資產價格,還流入了新興市場,支持了當地的工業化和基礎設施建設.

        因此可以說Stevenson的觀點過於集中於發達國家的內部問題,忽略了全球貧富差距在發展中國家的正面改善.他並未充分探討這些國家如何受益於全球化,以及資本流入如何促進了經濟發展和收入增長.雖然在某些先進國家,貧富差距確實在擴大,但全球整體的經濟狀況並非完全如此.事實上,許多發展中國家正在走出貧困,全球化和國際資本流動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機會.

         綜合書中的觀點與實際經濟現象,我認為需要補充與修正的幾個重點如下,首先Stevenson強調的金融不公平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但全球貧富差距的變化應該放在更廣泛的全球範圍來討論.許多新興市場的經濟進步,實際上縮小了全球層面的貧富差距,這一點在書中並未得到足夠重視.其次,作者指出低利率政策讓資金流入了資本市場,推高了資產價格,這一點無可爭議.但他忽略了這些政策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尤其是如何促進新興市場的經濟發展,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不僅影響本國市場,也影響了全球經濟體系,這一點應該在討論全球貧富差距時被考慮.第三,書中著重於先進國家的內部矛盾,但忽略了新興市場的崛起,尤其是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正在快速工業化和現代化,這一現象應該成為全球貧富差距討論的一部分.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顯示,全球經濟體系並非完全偏向富國或富人,部分發展中國家實際上受益於全球資本的流動和發展機會.最後,雖然Stevenson指出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脫節的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國家都面臨同樣的挑戰,許多國家已經在嘗試通過社會福利政策,財政政策來解決貧富差距問題,比如某些國家的稅收再分配措施,這些政策的成效如何,應該在討論全球貧富差距時納入考慮,當然,作者目前致力於在英國推動富人稅,認為唯有此能改善他認為的不公平,但我以為這種措施的問題往往不在單純的徵收更多富人稅就能解決,因為在其中發揮分配權力的通常就是政府高層,但是這卻成了今日的有趣問題,今天你要找到一個從政府支出中直接貪污的官員,特別是高層官員,其實已經不容易,但這並不表示貪污已經滅絕,而是換了另一種型態出現,問老百姓就知道,徵收的高額的稅收,假定真的收了富人稅,其中分配稅收於福利,讓窮人直接受益的部分,依舊不會太高,貪污只是換了一種型態,政客將公共工程指定調轉給自己的政治獻金金主,然後再用另一種名義或人頭從政治金主哪裡收得,因此無論富人稅開不開征,徵多少,個人都不認為就能解決窮人無資源,欠缺補助的情況能大幅改善,因為分錢的終究不是經濟貨幣政策機制,而是政府中有權力的人.

        總體來說Gary Stevenson在"交易遊戲"中通過其職業經驗,揭示了金融市場和經濟不平等的現象,也揭露了他個人出身於東倫敦貧民區時期相關友朋的人生遭遇,它自身體會到這其中存在著隨機性,畢竟如果高中當年販賣大麻的經歷紀錄在案,他可能就沒機會加入花旗,或是考上倫敦政經學院,他將會跟他吸大麻而亡的朋友,或是因此丟工作的玩伴一樣,迷失在貧困環境的循環裡.同理,他花旗銀行的同事若不是都上了名校,或是有好的出身,也未必就一定能年輕就賺取了幾千萬美金的個人財富,所以我個人雖對作者經濟觀點不完全認同,卻認為這是一本很好的描寫金融交易員職業生涯的書籍,可以提供有興趣的小朋友多了解一下載你環境中看不到的,聽不到的某些職業狀態與訊息,我認為從這個角度,它就是值得閱讀的,且Stevenson的人生故事還真的很不錯,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peculatortw 的頭像
    speculatortw

    打醬油的汗牛馬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