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本書應該賣的不錯,除在網路書店排名靠前外,我在星巴客讀本書的時候,店中做飲料的夥伴也說正在看這本,簡單問了一下,原來是學校老師開的書單.再問他聽過海耶克,米塞斯,弗里德曼這些人嗎?卻是否定的,不過,也不重要,至少純就本書而言,談正義,還挺合適於咱們這種文化背景的國度.

 這本還不錯,不過就作者的論述而言,很可惜,他並沒有太打動我.個人還是一個比較傾向自由市場,自由至上主義的人. 原因如下

其一,這是一門課的濃縮,對於功利主義,對於自由至上主義,在校園中,教師可以提供相關的書目或資料,讓學生做為輔佐,以學習者的角色自己去閱讀,如:通往奴役之路,自由憲章,人的行為,資本主義與自由,選擇的自由,等書,有機會能夠了解比較接近較原生的主張,但濃縮成書後,你接收到的是本書作者Michael Sandel以為的功利主義,自由至上主義,如果沒有對於這些原生思維有自己的了解,你將被這本書的邏輯帶到他要的位置,因為大多數人不可能精讀各種思想主張,其實很難有什麼思考與辯論的能力,在課堂上,也許偶爾會有幾個意願多閱讀的學生,也許他們正好能反駁教師對自由至上主義的某些誤解,曲解(可能無意亦可能有故意),但是如果只是讀者,如果只有唸過本書,,恐怕多數就沒有這種時間與機會.正如,對於不熟康德與羅爾斯主張的我,一樣會懷疑,作者說的康德,羅爾斯,亞里斯多德,是不是就是原生的康德,羅爾斯,亞里斯多德.但不管實情如何,還是該感謝本書作者提供我們窺視一下不熟不解的康德,羅爾斯,光有這一點,就值得看本書了.

 其二,關於分配問題,人類社會已經有幾十億人,經歷了70~100年的苦難,去證明一個出發良善的論點,結果如何?至今在我們的北方,仍有一個這樣封閉受虐的集體主義國家,誰可能層想過,善意的主張,卻是罪惡悲慘的結果,人類何需再為另一個虛幻的善意背書,或作為實驗對象!

 其三,作者有先射箭再畫靶的嫌疑,個人認為是戰術思辨,戰略教條,從其舖陳章節順序即可知.

 其四,作者認為民主制度透過思辨,能夠脫離大眾互丟皮屑的結果,個人認為是不可能的,說來諷刺,原因正是作者反對的那種自由市場主義,因為結果是有品質的思辨或互丟皮屑的差別是取決於靠參與者品質的供需決定.

  為什麼我會說被作者的邏輯牽引?因為本書的中文書名副標,"一場思辨之旅".

 書名: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關於正義,重點在兩件事,一是"對的事",一是"做什麼".本書的架構挺清楚的,前半部在推演"對的事",下半部在說這些對的事該"做什麼".

 首先,作者稱正義可能達到的三種目標:福祉,自由,美德.

 而這三種目標,作者先談福祉,以邊沁的功利主義出發,功利主義相關主張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佐以彌爾,隨後作者提出對功利主義達成最大福祉的疑問. 而後再談另一個目標"自由",同樣的,作者將他認知的自由至上主義的基本主張概略描述,略提了主張自由至上主義的一些人物,海耶克,弗里德曼,齊諾克,並援引自由至上主義的反對一般政府的三個常見主張:

   1.反對父母官主義.  

  2.反對將道德納入法律.

  3.反對財富重分配

  隨後作者以案例來對自由至上主義的主張提出可能的疑問.包括捐腎,協助自殺,與人吃人, 而自由至上主義引自市場,因此特別用了一章,以募兵與代理孕母為題,特別來演繹這種主張可能的問題. 接下來,作者開始對以福祉,自由為目標出發的否定為前題,正式邁進他要推論的標的.

  作者仍採納自由這個概念,但不是以自由至上主義定義的那種,他反對人擁有自我的概念,不贊成人對自己擁有完全的處置權利,他提出以人權出發的康德所論述的自由主義.康德主張,除了以功利外,人具有理性與自主兩種特質,,他認為這是人異於禽獸之處,康德提出的理性,是實驗性質,不是傳統那種具工具作用,目的論的理性,他提出的自主是人的行為是依據人自訂的法則,而不是經驗或歷史.這自主,也正是康德的自由論與道德論連繫之點,因為自主不是為了特定目標,而是以自己為目標,個人就是自由的終極目標.其後提到了康德對政治理論的觀點: 


   1.沒人可以強迫我去配合他人的福祉觀,人人皆可憑自任合適的方式去追求幸福,只要不侵犯他 人的自由
   2.正義和權力是來自社會契約,具有合法性的政府必須建立在原始契約之上,這個契約純屬想像.
 

 有關社會契約的問題,作者緊接提出了羅爾斯的自由主義.羅爾斯對想像契約提出了一個解決的說法,"無知之幕".無知之幕是假設所有參與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的性別,年齡,階級,信仰,學歷也不知道未來自己會變什麼,會有錢?會貧窮?會健康?會生病?,在這種對現在"無知"對未來的發展也"無知"的情況下,理論上就沒有人有特別的優勢主導結果,因為個人害怕陷入底層,所以都不會選擇功利主義.

 羅爾斯認為,人可能會怕自己未來變成社會最底層,所以希望最好大家收入都一樣,貧富完全相同,繼而"差異原則",就是說事實上不可能做到貧富一致,但允許收入差異化,只要這個差異對最底層的人有幫助,可以改善最底層人的生活,也就是多得者是基於改良少得者的生活而多得.

 逐步引導之下,作者在自由的基礎上,引進了道德,引進了差異原則,就開始對於道德,以美德為基礎的論述援引.他以亞里士多德 的兩個政治哲學的核心:1.正義要問目的 2.正義有榮譽性, 亞里士多德認為,正義就是把每人應得的東西給他,什麼又是應得的呢?那就以分配物的目的及該物所涉及的才德來決定,問題是到底那些才德來決定分配正義,並沒有定論標準,這就需要經過討論,即所謂思辨.

 有關正義的三種目標,一是福祉最大化,也就是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二是尊重自由選擇,三是培養美德和思辨共善,作者選擇的是第三種.

 在此作者提出了社群主義.他認為每個人自出生即背負有某種社會身分,如國籍,家庭背景,社群歸屬;也繼承這個社群的正當期望,正當義務,這些就造成了"道德特殊性",因此對某些事我們就有社群義務. 他提出了三類道德責任:
  1.自然責任:有普世性,不須經由同意.
  2.自願義務:有特殊性,需要經由同意. 
  3.團結義務:有特殊性,不需經由同意.
 這第3點正是針對社群而說,社群有大有小,有各類不同意義的社群,再推而廣之,我們對家庭,朋友,社團,社會,國家,地球都有一些盡團結義務的責任了.

  Sandel認為功利主義有兩大缺陷:

1.它把正義和權力便成算計問題,而不是原則問題.

2.它把人事所有產耗代謝都換算成度量衡,不考慮其中的性質差異.

  而建立在自由上面的正義論雖解決第1個問題,卻沒有解決第2個,作者認為只靠功利最大化,或保障選擇自由,並不足以邁向正義社會,大家必須一起理性思辨,一起思辨總難免產生歧見,所以也必須打造出一種善待歧見的公共文化. 那如何才能解除歧見呢?那就需要公民一起"思辨良善",那怎麼樣的政治論述才能帶公民走向思辨呢?作者說:我沒有現成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