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甦的手段,與意外惡果:我的收入如何用來創造財富,而不是被政府重新分配?(Unintended Consequences: Why Everything You've Been Told About the Economy Is Wrong)
進入這次主題閱讀最末一本海耶克致命的自負前,發現這本新書.中文書名又臭又長,爛,但中文書名爛,卻不代表這是本破書,相反的它幾乎是這次主題閱讀的現實白話版,嫌Popper枯燥賣弄,厭煩Mises的邏輯,抗拒Routhbard的挑釁,還是對Posner的理性無感,也算投機行業的Edwafd Conard用的是科技白話文,大量的統計數據圖表來說明他看到的現實經濟問題.Conard是一位投行的前董事,他寫作的原點當然是市場主義. 純就出版的市場來說,我猜這一本應該湮滅在書店中,不被注意,不論是出版文化人的道德正確,還是處理經濟蕭條問題的政治正確而言,這種市場觀點實在不受歡迎,甚至被視作萬惡.許多人應該單看本書的某些標題可能就感到憤怒,例如"讓富人來支持健保,窮人就繼續煎漢堡","所得重分配,窮人就倒楣了",這明顯對分配主義的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冒犯,在他們眼中簡直又是一本為富人狡辯的奴隸書籍.
個人卻以為這是相關主題論述中,最沒深度卻又白話的作品了.或許它的譯文不夠好部分論點頗牽強,或許它挑釁了分配主義者的神經,甚至明明白白的拿出Krugman,Stigerliz說過的蠢話來揶揄凱因斯主義,但這都不是重點,也不管它是否在爭奪學派地位,而是本對解決經濟問題提出簡單思維實策的書籍.相對於打高空的道德空想無助於默默存在的努力個體,這書幾個關鍵提議與本地經濟困境的解藥幾乎一致,值得瀏覽,只是要說服大眾恐怕還是緣木求魚,信者恆信.畢竟這是一個諾齊克筆下人文知識分子主宰主流輿論與思想的社會,從小說,散文一步步到學術圈乃至媒體或出版工作者的價值慣性都跑不出這些人物的影響,自由市場在本地遠比歐美社會更不受歡迎,市場主張無法佔有輿論市場也算是對資本主義極大的諷刺.
個人對主用統計數據推論的社會科學作品評價不高,本地商管學院的博碩士論文中這種結構是大宗,但也大部分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而那些以專題報導為主的財經雜誌也很常採用這種圖表數據分析的報導,就社會科學來說,這種結構有盲點,只要寫作或研究者認定a與b之間存在某種關係,我們幾乎就能找到相關的調查數據來解釋先前認定的關係或無關係,但數字統計上的必然卻未必能夠證明兩件事情的相關或獨立性,不論是學術或媒體報導,都沒有辦法必然的驗證他們間絕對關係,所以不算是太高明的論述手段,但因為數據簡化了論述或避免了可能的質疑與節省了成本時間,因此這就被廣為採用,在這邊只能說因為有前面連串主題閱讀那些強者的論述支撐,當這本是以實證角度來求推論真實的世界.
雖然書的篇章分三部,論述也頗多,但實際簡化成要一條,上過大一經濟都學過,雖然作者沒這樣表達,那就是總合生產曲線的向外移動.也就是勞動,資本外其它因素的改變.其它因素就是技術提升,創新改良,風險投資.Conard首先論及上世紀90年代後美國經濟的發展遠遠超出歐洲,日本的原因,在於運用創新,風險投資,成功將製造業外移的勞動力導入服務業,高階人力則從監管製造製程轉向技術創新,美國靠著網路的發明拉大了與其它國家的距離,而為什麼美國利用網路提高生產力的效用比歐洲和日本更好?這些國家也同樣擁有相同的科技,程度相當的勞工與投資所需要的資金.卻只有美國創造出Google,Facebook,Microsoft等企業,歐洲與日本卻沒有?外來美國想要持續成功就必先釐清其中的差異.這差異就是美國投資於創新,發掘創新的點子失敗率相對一般的創業高得多,需要的資金更大,美國就是透過赤字貿易,從德國,日本,亞洲四小龍等國手中獲得了大量的資金來從協助創新投資,這些低利的外國資金買了大量美國政府的公債,提供了美國人消費與支出的需求,而美國人並沒有回以製造大量產品回售給這些對美出超國,而是將自己的儲蓄投資於美國股權,有效的支援了企業創新,並將勞動力從當下專注消費品的生產上轉到蒐集與執行創新點子上.也就是說美國自90年代以來的成長,是因為投資相對於消費的增加,企業儲蓄取代了家庭儲蓄,經濟體把資源從生產消費品轉移到投資創新.
網路的發明帶動了生產力成長,投資增加,資產價格也相對於生產價格而成長,而對成長的預期也引起消費與投資的增加,如果沒有利用積極延遲消費,美國家庭可能就必需出售資產來消費,當美國的經濟的生產力運用到極限,投資就會相對於消費而減少,那些為美國帶來貿易赤字的國家,同時也帶來大批的低利資金,與便宜的消費品,貿易赤字不但沒有害美國失去競爭力,反而強化了美國的競爭力.自2000年後,美國製造業流失的就業人口中,有三分之二是因為生產力大幅提升,造成人力過剩,而不是因為產業外移..而美國人遠較歐洲人與日本人更鼓勵承擔風險.因此美國的企業投資佔GDP的比率成長,不同於日本與歐洲,最有生產的美國勞工開始延長工時,90年代前的生產力年成長是1.2%,但之後成長到2.0%以上,歐洲與日本卻深陷90年代以前的緩慢成長,因為勞動重置成本高,政府為了維持就業率,反而減少工時,同時也降低邊際就業人口的薪資,雖然失業率沒有更進一步上升,生產力卻因此衰退.較低的邊際稅率與勞動重置成本,較有價值的在職訓練,害怕不願承擔風險而失去地位的心態,以及容易取得的資本市場,這些因素提高了美國創新與創業的報酬.因為誘因提高了美國人承擔風險的意願,相對於歐洲人的陷於享樂與亞洲人保守只願待在公務部門,造成了進步有限,甚至是今日衰退的苦果,Conard指出經濟要成功,必需靠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風險投資,必需靠有有才幹的員工願意拿一生的職涯冒險投入這些努力中,而且還要有投資人遲延消費來承擔風險.
從創新而起談到另一個重點.就是政府的角色.Conard以兩個面向處理此問題,一是次貸危機的產生與處理,其次是對於面臨蕭條或衰退現況,政府該採取那些手段以求復甦.雖然Conard未如Posner將部分的錯誤放在政府監管失當,但他依舊談到了監管制度的鬆脫,甚至與時代脫節以致對於可能警醒危機的存在產生了盲點,相同的是他們都提出了對於推動房市的泡沫,房地產市場的大多頭,讓沒有能力付頭期款甚至繳不出正常貸款利息的人購買房產的劣質信貸的元凶,就是政府檯面下隱晦的鼓勵,視若無睹.Conard最異於常見觀點是他認為次貸的發生與危機擴大主要的原因是恐慌而非擔保不足,事實上整個次貸的政府擔保達到15~20兆,是遠遠高於可能的貸款風險1.5兆.但金融危機還是發生了,就是人心的恐慌,政府處置缺乏即時的擔當,非言明的擔保讓民眾不知所措,且對於面臨流動性不足的企業缺乏一致姓的處理標準,政府寧願去挹注汽車業,卻放任雷曼兄弟倒閉,是一種政治選擇,純粹只是因為選票,而這正是面對經濟問題最差的決策標準,雷曼兄弟其是美國最大短期資金交易商,它垮台產生的連鎖效應遠遠超過預期.Conard表示政府不應該將過錯推給銀行,因為盈利是一切私人企業存在最大的目標,政府該做的是對短期資金提供擔保,應該透過金融手段,發行類似CDS商品來向銀行收取保費,如此便可以在面對流動性問題時有一個有效的救難管道.對於復甦,Conard當然批判財政與貨幣政策,政府支出消費也是無用,且歷來的資料證明,凱因斯乘數效果低劣,這一切都會被民眾預期效果給抵消,關於此點且不必看書中資料,還記得本地的消費券,就是證明之一.Conard認為要脫離蕭條首先要解決失業率問題,它提出以短期限制貿易,將失業人口外移,限制部分產品進口,甚至要求外國購買美國產品,明顯的Conard雖然以市場主義為基準,卻不是絕對的價值信仰者,他容許因為解決問題而有調整與遷就,主張調降企業稅,而這一切的做法最後都是為了提高股權投資,只有透過股權投資導引資金脫離厭惡風險的債市進入股市,才有發動創新的資金動能,也唯有創新才能真正的解決蕭條問題,誘發民間投資,創造就業機會.
最終關於當前流行討論的分配問題,正如一開始列出的標題,都是挑釁引起分配主義者不快的主張,同樣重複的內容不提,回到創新投資上,政府除了資本導引外,能不能提供怎樣的思路與對策?市場主義一向不重視政府的角色與功能,政府支用金錢的能力與效率都是極度差勁,以最近為了救車市為例,經濟部提出舊車換新車減免貨物稅2.5~3萬,就是一種60年代思維,看看本地的汽車製造商,這麼多年來有何長進?一直以來就是靠著補助在生存,完全沒有國際競爭力,沒有自製能力,這種長期補助隱含的是一般納稅人花較多的錢 ,卻只能買較國外車種品質更差的次級車,犧牲一般人的舒適與安全成全這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花了人民的納稅錢,卻只能看到大宇,起亞汽車偶爾呼嘯,本地製造的汽車完全沒有國外市場,而這正是本地經濟一直以來的模式,企業不用創新,只要守著特定官僚體制中的決策人,就有甜頭利益可吃,靠補助,特許行業就能在島上稱雄,那麼誰還會想花大資金尋找人才,技術,誰還願意追求創新?於是我們就一直停滯不前,人人都想花個小錢,做個幾星期就能回收本錢的小生意,創新離我們太遠,也並不實際,因為沒有技術,沒有資金,最重要的是沒人願意承擔風險,那麼是不是該有人願擔保這些風險投資,為這種行為做領頭?我們是持續堅持讓那些順差美元留在美國,讓美國持續運用這些資金於創新,還是拿來提供自己國家承擔作為追逐創新風險的保障?其實是可以思考的.以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