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  

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如果說何偉(Peter Hessler)是當代的一個觀察者,在這本大汗之國中,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試圖搜羅自馬可波羅以來到20世紀末,曾出現在西方世界出版品上,與各種不同的書寫者筆下的中國意象.不論是源自探險旅遊,宗教傳播,貿易投機,政治外交等動機,還是來自誇耀標榜,文學寫作,文化比較,社會觀察等目的,史景遷從各種作品中表現的文字意涵,意識型態,或是文化比較中,去重新解構這些作品的創作者是在何種視野,角度,立場,與動機去表現他們所知的中國,或他們所想傳達的中國.在大量的閱讀參照幾十個何偉,比較下,讓我們清楚的看到自忽必烈以來,西方世界對中國觀察角度是怎麼在更動,評價是如何轉變,甚至於對中國的態度是如何隨此種觀察評價而不同.

 大汗之國與作者另一本"天安門'都沒有簡體版,原因不明,但知道兩書題材皆有某種敏感性與刺激性,即使沒成禁書,書商大概也能預期無法通過審查,天安門鎖定敏感的政治議題,大汗之國則充滿了對中國制度,歷史,文化各方面的負面語言,但這非史景遷所為,而是自13世紀以來,西方作品的中國意象大體而言是輕慢貶抑,或嘲諷挖苦的為多,不管有無岐視偏見,總體呈現的景象應該不是現代中國所喜的,比如1930年代的小說"手段",內容有描述四個資深共產黨員為了保護地下組織的人員,暗殺了一個年輕忠貞卻因高調抗爭引起警察懷疑的黨員,這種殺忠貞同志的內容,肯定是犯了大忌.

 這書由三個維度組成,一是時間,二是空間,三是個體.史景遷先以時間為軸比較自馬可波羅以來的西方出版品的中國意象,隨後他以空間,比較美國人,法國人作品的差異顯出不同國度眼中的中國風情,最後以名家大師之作的觀點結束.能不能有比這個切割法更好的方式並不知道,但光憑這大量的閱讀,能夠找到些許的脈絡,這一點是成功的.反過來說,這種對西方認同眼光的渴望,似乎長久以來就是受殖民者侵略的東方民族國家的追求,反映的是一種民族主義情緒,或是一種民族自卑感的反射,似乎有不在現代西方世界的眼光裡有文明,進步,科學,超越,創造,驚人成長佔據一隅的地位,就是一個二流國家,三流民族,就是未開化的野蠻人,更甚者,被殖民者之間還彼此比較,仇恨,互相掣肘誹謗,只為求得成為西方人眼中的先進者.

 可疑的馬可波羅遊記,雖然香港電影開玩笑的演出義大利披薩是武大郎賣的燒餅,雲蘿公主教了馬可波羅做成了義大利麵,不過實情是馬可波羅究竟有沒有到過中國都是懸念;因為除了遊記本身,並沒有其它能做為佐證之物,批薩,義大利麵事實上是馬可波羅之前就已存在義大利的食物,但這本遊記還是透露了些許的徵象,一個旅者商人的投機性,冒險性,與偏見(反過來說,香港電影的玩笑也是另一種存在對西方的偏見).這本遊記主要在自我推銷,此外,書中表達的與當時隱隱而起的"黃禍"風情並不一致.馬可波羅除了寫出東方的富庶,文明的發展,遊記中潛藏著他認為中國的兩個特質,堅貞與端莊.這些內容不論真假,或感受正確與否,至少後來如哥倫布等人都是在這書的吸引下出航冒險,總之,他們都存有一個書裡的中國意象.話雖如此,但是從馬可波羅製投石機,與利馬竇為傳教而假傳播幾何學,他們曾留下的文字,都有對中國文明風情的另一面表現出鄙夷,科學落後,不論是天文,數學,機械,製作等,除了留一顆殺閥殘忍的屠戮習性外,並沒有過多能持續發展優於他方之物,只是在與一個遙遠的東方文化初步的接觸中,異國文化的獨特性常因不同於習慣的風情而顯出短暫優越性,因此,儘管曾有這些隱藏貶抑的文字,對東方好奇的豔羨,還是當時西方對中國文化感受的主流.

 跟在個人冒險與教會傳宣之後,則是有目的貿易商業活動的參與者,或由個人,或經過政府要求通商而創造的東西接觸,中國意象隨著這些商人所在,與帶著政府特使角色的使人回到西方,而有另一種意象,他們甚至可以直接覲見康熙,乾隆.非正式或正式的官方接觸產生了誤會,了解,文化衝突;馬嘎爾尼的單膝下跪,或是加耳的三跪九叩,短暫禮儀的誤會瞬間可解,但是留華時間一久,他們都體驗出相同的陳腐,落後,野蠻,奸詐,奴性的味道,商人安生更直指中國士兵武器落後,訓練不實,徒具形式,是輕鬆即能擊敗的古老軍隊.如果說實用目使西方對中國的眼光有所轉變,這些人的眼光已經從異國文化的吸引力裡跳脫出來,不再為假性的文化差異,而是從街市小民,實務製造,與官員或一般人的行為舉止所露出的民族習性而來,那麼文學作品或可以是另一種角度的觀察,狄福的"魯賓遜漂流記"書中的中國軍隊,"要談他們的陸軍,雖然整個王朝可以募集出二百萬戰士,但是除了毀掉國家並餓壞自己外,這些軍人什麼事也辦不成.如果他們打算圍攻法蘭德斯內堅固城池,只消一縱隊的德國鎧甲兵,或法國騎兵,就可以將他們完全消滅",在同樣簡短而聳動的段落中,狄福將中國所謂的學者斥為粗鄙,可笑地無知.甚至認為與歐洲相較,中國農民的耕種技巧不完美,無能,而最讓狄福不滿的是中國人根深柢固的優越感,完全不理解除了軍事外,西方在許多其他的領域遠遠凌架他們,狄福指出最荒謬的是,"他們除了自己,誰也瞧不起".當然,除了批評的,也有以此自醒的,如戈德史密斯.他以書信作品中的角色李安濟來扮演這個東西橋樑,"每一個國家的固有事物,基本上是相似的,我們的恐老夫子與你們的Tillotson有著相似的言論,零碎的熱情,扭曲的典故,虛偽的華服,都是很容易上身的,無倫何時表露在外,經常只是昭告了當事者的愚蠢與無知".狄福英國至上的思想,與安生頗為雷同,戈德斯密斯的觀點與貝耳如出一轍,反之亦然,中國,再次為分岐的潮流,與互相矛盾的社會動力,提供了一個聚焦處.

 如果軍事與文藝都是出於非科學性的個人探索,那麼啟蒙時代的人物,萊布尼茲,孟德斯鳩,伏爾泰的看法應該更有宏觀的特點.萊布尼茲對中國的看法早期是認為中國在許多方面超越西方,"若落實證哲學,他們當然超越我們,相較於其它民族,中國律法促成了大眾的安寧,以及社會的和諧,以致眾人的干擾降到最低,其律法之完美簡直無法形容","西方該做的事就是向中國開放門戶",但是在盛讚中國人的道德優越性之餘,他也由與有中國經驗的人來往書信,或閱讀當時新鮮的東方經驗記實,萊布尼茲提出美中不足的一點是,雖然中國人的記律,服從,孝道的價值觀都得到發展,有人覺得中國人的行為模式中有點奴性,雖然萊布尼茲認為這是西方人尚未習慣於以理性及規範行事,單這一點主張確實點到要點,其後為孟德斯鳩以世界體系中心點的面貌出現."我們的教士談起幅員廣大的中國,視其為可敬的國家,結合了恐懼,榮譽,道德於一身,但實際上,中國上會缺乏榮譽感,對一個習慣於接受奴役的民族,怎麼能夠談論榮譽感?",孟德斯鳩分析,在中國,地理與環境為一體的兩面,並不能像歐洲一樣,健康的發展,在亞洲,強國與弱國比鄰而居,驍勇善戰的民族就在柔弱懶散的民族旁邊,註定了一方成為征服者,另一方為被征服,反觀歐洲,鄰國之間有相似的鬥志,這促成兩股勢力,歐洲為自由,亞洲為奴役.孟德斯鳩且頗自豪自己的看法"從來沒有人做過如是的觀察,因此,自由的尺度一直無法在亞洲擴大,而歐洲的尺度則視環境不同,而有所增減".赫德則更明白,"孔子是我眼中的偉人,問題是,孔夫子早已被腳鐐銬住,以至於用意良善,卻將這個迷信的民族牢牢釘死了",使中國以僵化的道德約束了心靈的成長.以至於無法再產生第二個夫子,以敦促中國的腳步,它就像個廢墟站在世界的角落,一個鎖在土地與其結構下的國家民族.

 而十九世紀中期在法國興起了中國風,它由四個因素構成,第一是對中國式優雅與細緻的欣賞,中國人自蠶絲,瓷器,寺廟建築得到的靈感,奠定了美學基礎,進而對木頭與其它材質發展出高度的敏感性,因而形成了這種優雅細緻的特色,其二是中國人對肉欲的高度自覺,由前述新美學中獨自發展出更強烈,更徹底,帶有難以理解,危險,又令人迷醉的氣氛,而第三點則與第二點密不可分,就是中國人對於暴力,野蠻,潛藏的殘忍,強姦的威脅,及難以控制的衝動等所具備的強烈感應,最後一點則視中國為傷心之地,既未因為物質主義防範而失落在西方裡,又因歷史的包袱而失落在中國裡,加上本身嬴弱與貧窮,使得一切更形複雜,鴉片就是第四個因素下的自然產物,是倦怠與渴望的最佳麻醉劑.這種從民間而起的風尚,與隨著黑奴解放而需大勞工的美國大異其趣,數十萬華工赴美,西岸城市中的聚集地出現了不少中國城,汙穢,髒亂,地面不平,就是一片臘黃之象,首起於馬克吐溫的作品,他的中國城映象,採廢礦,洗衣,行為齷齪擅長欺詐,但他們活在受盡種族崎視,與暴力欺壓的環境下,其實並沒有法國人美好的中國風情出現,但隨著中國遭遇西方武力連續侵略後的殘破衰敗湧現,對於中國風的反面追尋反而成了流行之道,將眼光重新回到中國的土地,人民,賽珍珠的大地,以一對因戰亂家破失散的落居貧窮夫妻,再各以奇緣得到財富但這意外的財富雖然讓兩人得以重聚,卻也因為才富帶來的第三者而永遠分開,反映著一個無法逃脫沒有答案的循環,苦苦的陷在這片大地上,.

 這種苦難一直都沒有解答,魏復古的東方專制政治呼應著早年的孟德斯鳩,試圖從一個巨大體系的中心來看中國,"只有一個人的自由",為了一個人的權威,就要犧牲其它人的自由,從李維"中國皇帝"裡的秦始皇,到斯諾"紅星照耀中國"的毛澤東,即使是令尼克森驚訝,讓季新吉崇敗的偉大人物,其實都是一個無能為力者,縱然他們能夠為個人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卻不能為其他人獲取自由,縱使死後能肉身不壞,但圍繞他們的只有一圈臭名.如此對專制極權的解構,仿佛又到了橫跨草原的帝國時代,書在最後又到了馬可波羅,回到了忽必烈,卡爾維諾藉著忽必烈的夢境自問,經過了不同的征戰,時代,究竟夢幻的城市是何種樣貌,那種夢境在現實中找不到,他體會到也許答案並不在馬可波羅的生命經驗中,而就在自己的草原帷幕裡,史景遷則以此結論:從一開始,西方就對中國充滿好奇,同時充滿熱誠,我無法解釋未何會這樣,但是從本書所引述的各種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中國完全無需自我改變,以迎合西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