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尋找投資護城河:擴大獲利的選股祕訣  

尋找投資護城河:擴大獲利的選股祕訣(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 The Knockout Formula for Finding Great Investment)

  雖然很久都沒做個股交易,也已少留心關於個股標的的選擇方式,本來是沒有要寫這本,只是剛好偶然間聽到了一些有趣的談話,內容是關於代操,基金,借殼,減資,增資,私募,炒作,關於如何以財務手段,進行一種並不光明,游走法律邊緣,卻是本地相當流行的黑暗手段,參與者個個衣著光鮮,有相當社會地位,這些人結盟後,利用入主借殼公司,改善資本結構,並以財務手段美化報表,再藉特定人資金炒作股價,而後獲利脫手,雖然這種手法不是太新,早30年前就被一些市場派人士運用,不同的是現在再度流行起來的資金多數轉來自私募,基金,改以利用別人的錢來謀取暴利,不再限少數的市場人士. 之前勞退基金代操人利用代操炒作自己股票賺差價不過其中的冰山一角.當市場蕭條,股價偏低,企業長期營運看不到未來時,資本市場上大量充斥著可以被改造的標的,這種黑暗操作手法反而成了新的顯學.偶爾在證交所公佈的注意股,處置股,異常股,警示股中能找到蛛絲馬跡,但多數標都能完全在合法下進行這類骯髒的炒作方式,人們或者因為知情,或因機遇而搭上這些列車,但這絕對無法反映合於常理的投機方式,更欠缺從中尋找一致性投機原則的標準.

 尋找投資護城河這本書雖然出了有段時間,談的內容略顯粗略,看似簡單,個人卻認為這才是尋求股票投機標的最重要的一些觀察要件.人們事實上很難從絕對的科學方法上看出產業,企業的未來優勢,特別是找出優勢的未來持續性,與優勢程度.個人長久以來都對單純的財報分析法有巨大質疑,這樣就能找出好的標的?透過對歷史財務資料的研究推估未來企業的投資價值,怎麼看都不是一回事,現代商品生命週期,或企業營運模式的持久度,都有逐漸縮小的趨勢,難道我們必需自行假設所有的投資標的必需如Wal-mart,3M,Merck一般,只能固定在一種經久不變的利基模式,而不會隨時間,科技,文明的演進而有所轉變?我們或者可以在多年份的財務報表中看出財務特性,管理者經營要訣,但卻很難從財報中找出企業未來的價值優勢,新商品利基,新經營模式的優勢,於是當人們談論價值法,或關於巴菲特時,往往劈頭掉進了財報分析上,卻忽略了投機行為中最主要的出發點,看未來,價值的未來,營雲模式的未來,利基商品的未來,產業發展的未來,這些項目是從財報分析完全看不出來的,因此,如果不談企業營運真正的核心,卻只專注財務特質的延續性,豈不是陷入捨本逐末的結果論?

  多年前,參與過一個本地富豪財富排行的統計,當時有一個人財富排名約在30~50名,他開辦的企業做的是電源連接器,這人在當時沒有知名度,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誰,其後,透過垂直整合併購,他的企業變成了一個龐大集團,私營企業中營收第一,可能的首富,而致使現在吹捧或毀謗他的人都增多了,但在當年,要問有誰能預期這人與這企業的未來?企業規模能轉變成如此巨大?恐怕一個也沒有; 而我們竟還單純的想從財報找答案,似乎也就太眛於現實.那麼究竟該如何來看一家企業優勢,與它優勢未來的持續性?Pat Dorsey在書中寫出了他的答案,雖然並未精確到能到全面操作階段,化為決策系統,但出發的概念就是以企業優勢為前提,引領人從未來營運的角度來看投機,並提供簡單的決策系統流程,雖然尚不足以成就完全的投資決策模式,但應該能幫一般人做為參與投資活動的思考起點,而這才是投機,投資的真諦,也才是巴菲特眼光與眾人不同之處.

  Dorsey指出要如何挑選目前表現優異,未來依舊突出的公司呢,答案在於競爭優勢,或是所謂的"經濟護城河",本書提出一套架構,幫投資人找出長期資本報酬率高的公司; Dorsey列出了在挑選長期投資標的時,四大競爭優勢來源 1.無形資產 2.轉換成本 3.網絡效應 4.成本優勢,相對的,Dorsey也列出了一般認為可以做為判斷企業良窳的方式,但實際上完全沒有參考價值的四要項,這四要項均不是投資護城河,但以往卻誤以為是的看法:1.優異商品 2.龐大市占率 3.卓越執行力 4.傑出管理者 .透過上述的條件選出可能擁有高度投資護城河的標的,並配合幾種常見的評價方式,就能找出值得投資目標,適當的買入價位,與合宜的脫手時機.

 傑出的管理者並不能保證創造公司的前景?卓越的執行力也不行?擁有最大市佔率也無法保證企業一直維持優勢?雖然人人可能對這些觀點都有疑問,但Dorsey認真的指出這些確實是一般人認知的盲點.而這無疑也給企圖透過財經報導,企業報導,產業資訊找到正確目標的人一記悶棍.難不成一切都是白忙?Dorsey表示在那些據有經營優勢的企業中,絕大部份都利基都不是從管理者,或執行力上而來,反而多數優勢是來自於環境.有研究指出管理者的能力與企業績效間真正的關係不高,一個人對於組織實質的影響力沒有那麼大,甚至多數明星經理人都是來自於事後績效的評估,但事後評估比事前預期簡單多了,我們尋找投資護城河,是為了未來,而非過去.而企業所處的環境,可能是實質所在地,或在產業鏈中的相隊位置,或是產品特性,成本的優勢,才是真正護城河的來源,但我們也必需說,一個人要經常性的判斷投資標的是否處在優勢中並沒有Dorsey說的如此容易,這不單是經驗,還可能需要多方資訊,觀察甚至更多失敗的教訓.簡單將Dorsey整本書的步驟簡化如下:

 Step1.透過資料尋找過去有高資本報酬率的企業:評估資本報酬率常用的工具 包括股東權益報酬率,資產報酬率,或投入資金報酬率.

Step2. 經分析投資報酬率得到可能的投資標的後,仔細考量他們實質的企業優勢是包括四大競爭優勢,無形資產,轉換成本,網絡效應,成本優勢的哪幾種,確認優勢所在,這是投資護城河分析中比較困難的一部份,比作者採用案例簡單說明難度大多了.

Step3. 採用評價方式得出潛在投資標的的可能價值,評價方式可以採乘數法,如P/S(價格銷售比),P/B(本帳比),P/E(本益比),也可採用收益率法則得出,得出參考價值後與標的物當前的市價相比.

Step4. 當市價遠低於評估價值時,可能就是值得買進標的的時機,或是繼續持有的參考訊號,但仍必需考量Step 2優勢研究得出的客觀條件是否仍未改變.

Step5. 採用以下四個標準做為賣出的決策依據: 1.事實證明Step2所做的優勢研究是錯誤的. 2.企業的營運發生重大的錯誤. 3.發現更好的投資標的 4.用在此標的資金在個人投資比重中所佔比率過大.

 總是有人在尋找一個又一個的終極指標,想以簡單,輕鬆,高勝率的方式獲利,或是期望賭博式的一擊暴富,專職操作這麼多年早已懶的再說以上想法不切實際,聽者藐藐,不信邪者時時都有,我並不知道Dorsey這個投資護城河是否真管用,但至少個人對投資護城河思考的出發點是認同的,也認為它比較符合常態性的經營者立場,雖然個人實戰上沒用過,但我知道它不是一個短線投機法,不是單純的技術動能法,需驗證成果的時間相對較長期,需要的企業優勢判斷力也非沒有經驗者能一目了然的可能,因此,真的對此有興趣的人,可以先考慮按表操課,將Dorsey所說的內容化成實體上的步驟,以個案或表格方式記錄,配上一些簡單的程式處理簡化步驟,雖然依舊需長時間才能驗證其價值,不過我想真的會執行的人應該很少吧,因為投機這行沒有新鮮事,今天也不例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